
專家介紹
喬杰 院士
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 醫學部主任;原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 婦產科主任醫師 教授;國家婦產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生殖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女醫師協會會長;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主要成就:帶領團隊不斷從生殖相關疾病病因、診療及預防等多層面開展基礎與臨床研究工作,研究成果連續入選2014、2015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Science》《Lancet》《JAMA》《Cell》和《Nature》等國際頂級雜志發表SCI文章200余篇,并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3項等。
專業特長:擅長婦產科及生殖健康相關臨床、基礎研究及轉化工作。如多囊卵巢綜合征、子宮內膜異位癥等疑難不孕癥發病機制研究,輔助生殖技術方法優化,人類早期胚胎發育調控機制研究及在早期阻斷出生缺陷的植入前胚胎單基因疾病診斷新方法研發等。
>>科普內容(生殖健康.)
1、生育的最佳年齡是多大?高齡孕婦有什么風險?
(采訪)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齡是多大?如果是比較高齡的生育會不會有什么樣的危險?
高齡生育不僅僅是因為生殖細胞的質量下降,生殖能力的下降,不容易懷孕和容易流產。其實特別是在妊娠的過程當中,因為高齡妊娠期的一些合并癥會明顯增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腎臟系統疾病,肝臟系統疾病,當這些重要系統出現問題的時候,就威脅了母親和腹中胎兒的生命,所以這個還是影響比較大的,所以建議的是育齡期的女性在適當的生育年齡來生育。
其實我們祖國醫學把女性的年齡跟生殖相關,區分特別好,就是按七來分,一七、這是小孩,二七十四、就是少年兒童了,然后三七二十一、就進入性成熟了,四七二十八、是成熟非常好的,五七三十五、就開始衰老了,六七四十二是竭,枯竭的竭。
所以這樣一個分類其實就是告訴大家,實際上14歲開始青春期,包括女性的月經也開始有了,開始有排卵了,但這個時候還是一個發育逐漸成熟的階段,然后三七二十一,從22歲開始到28歲是最好的生育年齡,28到35歲還是可以的,但是生育能力開始下降了,那么從35歲開始,其實是一個生育能力明顯減退的階段,所以就提醒我們育齡婦女和醫生們也能夠更多的給好的建議和意見,然后在最好的生育時間,22-28歲能夠有自己的第一個寶寶。
(采訪)對于男性來說,是不是也是在這個年齡段是比較好的?
男性按八來算,成熟的稍稍晚一點,衰竭的也稍稍晚一點,所以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所以跟女性比可以相對往后類推一下。
男性生殖細胞因為比較多,基本上就是正常值來算,女性每個月是排一個卵,男性每一次排精,正常的情況下每毫升會大于1500萬,然后其中有很多有活性的,當然也有一些不太動的,還有一些死精子,所以在相對比較之下,活精子的百分比對于自然妊娠很重要。
在好的生育年齡,活的、正常的精子數就會比較多,所以也更容易懷孕一些。他的衰竭時間跟女性相比可能相對晚一些,同時因為它數目比較多,所以可能在大家尋求治療的時候會發現,像輔助生殖技術能給他更多的一個幫助,但是還是希望大家能夠自然懷孕,不要那么復雜的醫學干預,同時也要承受比較大的痛苦和不成功的這種打擊。
2、孕前檢查與婚前檢查有什么區別?
(采訪)對于備孕的夫妻可能還會要做一個孕前的檢查,孕前檢查是查什么的?
相比于婚前檢查,孕前檢查涵蓋的內容更多,同時更關注近期跟生殖相關的,所以除了全身一般的情況,還有跟傳染病相關的這些內容之外,從孕前檢查來說,我們可能更關注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統檢查。
所以像女性,我們可能就更關注卵巢的狀態,排卵的情況,子宮的情況,比如內分泌狀態好不好,有沒有子宮肌瘤,宮腔里比如說有沒有一些息肉等等,然后也會更關心比如說性生活正常應該是什么樣的一個規律,會給她一些健康的指導,應該什么時候受孕是最好的,同時在受孕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事情,所以孕前檢查本身同時是一個很重要的孕前咨詢。
(采訪)如果做了婚前檢查,還有必要再做孕前檢查嗎?
如果說婚前檢查和懷孕的時間很近,對于年輕夫妻來說,如果是結了婚馬上就準備懷孕的話,實際上婚前檢查和孕前檢查是有比較大的一部分重復的,所以可以在婚前檢查的時候就咨詢醫生一下,我還需不需要再去做孕前檢查具體的內容。
實際上我給大家的建議,是可以在婚前檢查之后試孕半年,因為時間比較近,總體的健康情況是比較好的,如果試孕過程中有問題,可能要更進一步去做孕前檢查。
(采訪)現在我們國家對孕前檢查有沒有一個要求是必須做的?
2019年,目前還沒有嚴格的要求,同樣可能根據地區的經濟,包括政府把衛生健康工作當中,各項工作安排的時間順序,有的地方已經開始免費的孕前檢查了,可能還有一些都排在議事日程上了,因為健康中國行動計劃里邊同樣有一個婦嬰健康行動計劃,這些內容都是在里邊有涵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已經有了一個大的布局,但是這些還是需要育齡夫妻自己來主動參與。
像北京市海淀區得到的結果就發現,實際上只有不到10%的夫妻想到來做孕前檢查,而查出來異常的百分比高達百分之十四五,所以這里邊還是比較多的夫妻,是有這樣那樣的一些問題,但是因為檢查的早,可能醫生給一些健康的指導,相對簡單的治療,副作用比較小的治療,可能就解決了。如果就診晚了,可能合并癥相對的就更多了,治療起來就更復雜,對未來妊娠的影響就更大,甚至可能就沒有妊娠的機會了。所以還是希望大家高度重視孕前的檢查,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孕前指導。
3、備孕期間需要特別注意什么?
(采訪)院長,在備孕期間,夫妻雙方有沒有需要特別注意的事情?
實際上特別重要的就是注意準備懷孕了,一個是生活方式的調整,就是加強鍛煉,注意不要熬夜,壓力不要太大,同時就是飲食均衡,蔬菜、水果、蛋白質,希望微量元素不缺乏,如果說飲食上不能夠做到太規律或者全面營養的,可以考慮一些營養素的補充,比如說我們必須要補充的葉酸,因為我們中國飲食的特點,相對的葉酸吸收量是不太夠的。
對葉酸的補充確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常規補充葉酸是每天0.4-0.8毫克,我們國家的葉酸片一般是0.4毫克的,可能如果說各種綜合的這種多種維生素的制劑里邊,國際上在800-900微克標注的比較多,就是大概0.8-0.9毫克,這個劑量都是符合正常補充的這樣一個標準的。同時對于一些婦女來說,微量元素的補充也是需要的,所以像孕婦用的維生素,大家都可以在孕前三個月開始每天一片就夠了,但是要持續直到懷孕的三個月左右,可能相對的對于孕期的這樣一個葉酸補充來說是更合適的。
(采訪)過了三個月之后,就不用再補充葉酸了,是嗎?
不需要一定補充了,根據自己的飲食特點,多種維生素的補充,同時也根據自己胃腸道的功能,如果還是可以的話,補充對于大家來說是相對的微量元素更均衡的這樣一個方式,但是注意不要過量。
(采訪)如果過量會不會有什么樣的危害?
在各種不同的制劑當中,不僅僅是葉酸的問題,還有其他的一些微量元素,可能引起不同的這樣一些副作用。
對于單純葉酸本身的話,相對的生理劑量比較安全,但是如果長期持續過量的話,也會造成一些神經系統的危害等等,也還有一些胃腸道更大的副作用,包括消化不良,包括腹脹、腹瀉等等,所以按生理劑量去補充就可以了。
(采訪)在備孕的過程中,男性需不需要補充葉酸?
對于男性正常的情況來說,其實是不需要補充的,但是一些少精、弱精癥補充的話,也還起到一些輔助的作用。
4、已經生了一個遺傳病的孩子,怎么再生一個健康寶寶?
(采訪)對于有家族遺傳病,或者說他們前一胎已經生了一個有遺傳病的孩子,這樣的夫妻,他們還能夠再生一個健康的寶寶嗎?
這個也是再一次懷孕孕前咨詢中最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前面有沒有其他異常的歷史,如果有包括流產的歷史,胚胎停育的歷史,還有就是生育異常孩子的歷史,可能都要進行一個遺傳咨詢,如果有可能的話,進行進一步相關的遺傳學檢查。
特別是家系,如果有可能的話,進行一些跟發生異常相關的包括染色體,包括進一步的基因檢查,和我們稱為連鎖分析的這樣一個家系分析,就是植入前遺傳學診斷(第三代試管嬰兒),但是是在單細胞或者非常少量的細胞水平的,就是在胚胎發育的三天,八細胞階段,或者到五六天長成了一個囊胚了,有很多細胞了,我們從上面取一個或者少數的幾個,然后來做遺傳學的檢查,包括染色體疾病,現在的單基因病,我們都能夠做診斷了。
如果是有異常的胚胎就要把它丟棄掉,選擇一個正常的、健康的胚胎,再植入到媽媽子宮里的話,這個家庭從此就把遺傳病從根本上阻斷掉了。能夠找到真正的致病原因的話,對下一胎就有非常好的一個指導。可以在再一次妊娠的產前診斷當中給予幫助,避免出生缺陷兒真正的出生,給家庭、給社會都造成比較大的一個負擔。因為我們國家現在的出生缺陷,每年的出生缺陷兒在90-100萬,還是非常大的一個量,對這些家庭和對社會的影響很大。
比如說像一種特殊的Cockayne綜合征,是一個早老癥的表現,在《生命緣》的節目播出之后引起很廣泛的這樣一個關注,我們不僅通過植入前的篩查,幫他們生了一個健康的孩子,還用這個孩子的胎盤的間充質干細胞,又給這個患病的姐姐進行治療,現在他們一家真的是很幸福。他們也特別好,還愿意做宣傳,讓其他的這些家庭知道這個疾病是可以通過這個方法去治療的,然后我們就有更多的遺傳病,現在不斷被發現,被診斷,然后被能夠在植入前的階段篩選出來,然后進行阻斷,所以這個都是特別有意義的。但是依然我們現在從幾種單基因病的多個位點到現在有幾百種單基因病,我們能夠診斷,但是單基因病一共有7000多種,我們還不能一個一個確定它到底是怎么樣的一個致病的機制和在單基因水平能夠完全診斷出來。
另外就是對于整體的出生缺陷來說,還有更多未知的。像多基因病未來去怎么辦?另外就是染色體的異常,我們從數目的異常,到結構的異常,從大片段的異常,到現在小一點片段,但是對于微小的,我們還是診斷不出來,另外一個就是診斷起來還是比較容易混淆,所以不斷在去研究包括像單細胞,在擴增技術上有什么更好的擴增方法,然后在分析上有什么更好的分析方法。
像我們團隊一起去創新,從MALBAC技術去擴增,到凝練出來一個MASALA技術去做更多的診斷,然后國際上也有很多團隊在用不同的方法去嘗試,解決更多的遺傳疾病,所以這個一直都在路上,但是我們面臨的挑戰還是很大,我們努力攻克更多的遺傳病診斷。
(采訪)所以還是希望大家能夠多提起注意,我們把預防提到更前面,在孕前、婚前來更大程度降低新生兒的出生缺陷。
對。所以我們預防出生缺陷三級預防系統,對于一級預防是最重要的,就是盡量避免她懷上異常胎兒。二級預防就是在懷孕的中期發現了異常,終止妊娠、進行引產,對于懷孕的母親來說還是非常痛苦的事兒。到三級預防,就是出生以后的治療了,這個時候就已經是比較晚了,對于患兒本身和家庭的負擔也都是非常重的。
所以我們特別希望從一級預防上做更多的事情,首先就是孕前的咨詢,孕前的檢查,如果能夠發現的話,給予適當的指導和治療,或者不要去懷孕,這個都是重要的一級預防的方面,然后我自己所從事的專業輔助生殖技術,在治療不孕癥的同時,就可以在胚胎植入前幫助到一些染色體異常或者單基因病,這些遺傳病的家庭,去避免患兒的出生,特別是能挑選一個健康的胚胎植入,讓他們生一個健康的孩子,這個還是特別有意義的一個工作。
5、怎么預防寶寶出生缺陷?
(采訪)我國目前新生兒出生缺陷率的現狀是怎么樣的?
出生缺陷其實一直是聯合國,就是我們的健康組織特別制定的健康目標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所以咱們政府也很注意出生的新生兒篩查,其實從妊娠期就開始關注這個情況,但是有非常多的出生缺陷是到出生的時候才能夠被發現的。
目前咱們的出生缺陷率,在2012年做的全國的報道,還是每年有90萬的出生。近些年從不同渠道得到的一些數據,目前沒有明顯的一個降低,所以這個還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非常嚴峻的挑戰。所以現在更多的專家呼吁我們的育齡夫妻要特別注意,就是婚前的咨詢、孕前的檢查,然后孕期要特別進行正常的孕檢,這樣如果發現異常的話,可以及時的處理,避免出生缺陷兒的出生。
因為一旦出生的話,他作為一個人我們就得給他生存的權利。但是在治療的過程中,孩子是非常痛苦的,不僅僅是經濟的負擔,同時有相當多的出生缺陷,目前我們是無能為力的,沒有辦法幫助到他,所以孩子自身的痛苦和家庭的負擔和社會的負擔,這個都是出生缺陷預防最重要的宗旨,就是保證人類的健康,我們大家要共同努力的一個方向。
(采訪)所以還是希望大家能夠多提起注意,我們把預防提到更前面,我們在孕前、在婚前來更大程度降低我們新生兒的出生缺陷。
對。這個是特別重要的,就是從遺傳的角度。另外從環境的保護上,我覺得也是需要大家特別去關注的,一個是盡量避免去接觸有害的這些因素,另外就是全社會都有責任,避免去造成這個有害因素的環境,不管是輻射物,還是對環境其他可能有污染的這樣一些行為,這個是需要全社會每一個人共同努力的。
醫學微視官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