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一久久高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久久国产影视免费精品-久久国产影院-国产激情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外科專家介紹

郭曉忠   主任醫師

北京積水潭醫院矯形骨科資深知名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骨科中心首席專家;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骨關節科主任;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計算機輔助外科技術委員會第一至第三屆委員;中國生命關懷協會遠程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編委。
主要成就:完成髖、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等各類手術數千例,尤其采用導航(智能化)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更是全國一流水平;從事股骨頭壞死臨床和研究工作二十余年,采用“微創保頭手術”技術,使許多股骨頭壞死患者得到康復,是此領域最知名專家之一;發表多篇相關學術論文,并參與完成骨科領域著作六冊,其中副主編一冊;先后承擔院級、市級課題3項,獲得過省部級及北京市科技進步獎各一項。 
專業特長:擅長股骨頭壞死的早期診斷與“保頭”手術治療,骨壞死晚期人工關節置換術,髖、膝關節骨關節病的診斷和手術治療,各種骨科關節病和畸形的診斷和治療以及各種骨科疑難雜癥的診斷與治療。北京積水潭醫院矯形骨科資深知名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骨科中心首席專家;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骨關節科主任;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計算機輔助外科技術委員會第一至第三屆委員;中國生命關懷協會遠程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編委。

>>外科科普內容(骨關節癥狀)

1、膝關節腫脹疼痛,上下樓困難,有時候會響,是怎么回事?

(采訪)感覺腿疼,休息之后能緩解,受涼之后會感覺到腿疼加重,上下樓的時候感覺到有點困難,同時早上起來的時候膝關節會很僵硬,而且有時候還會響,會不會有可能是膝關節骨關節炎?

首先有癥狀的患者,看他是多大年齡,如果要是年齡比較大,比如50歲或者55歲以上,我們要注意膝關節骨關節病的問題。

膝關節骨關節病是一個隨著年齡增長,隨著運動增多,長年累月慢慢形成的膝關節退行性變。這種退行性變有的發病相對比較早,比如50歲左右,甚至更早,有的發病比較晚,比如六七十歲才開始發病,多半跟用膝關節過度,或者在用膝關節的過程中,有一些輕微的外傷累積慢慢形成的膝關節退行性變。

如果出現癥狀,這種癥狀持續時間又相對比較長,比如兩個星期或者一個月以上,這個時候要到醫院系統地做檢查,最重要的就是做膝關節的X光片和核磁共振的檢查。

如果要是年輕人,要注意是不是體胖,是不是運動量過度,因為體胖和運動量過度,可以形成膝關節損傷,這種損傷有的是慢性積累的過程,有的是急性損傷,這種情況也需要患者到醫院來做一個系統的檢查,尤其是癥狀持續兩個星期還不緩解,或者漸漸有加重,或者伴有膝關節腫脹,活動受限等等這些情況,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做檢查。

做檢查的時候,我們會做物理檢查,也就是體征檢查,另外也要拍片,做核磁共振、CT等等這類的檢查。這些檢查結合在一起,來判斷是不是有膝關節內的損傷。

當然了也要結合病史,有沒有扭傷的情況,如果有劇烈活動,扭傷,要注意半月板交叉韌帶,側副韌帶的問題。要是沒有這些損傷,要注意其他的一些問題,比如有沒有代謝性疾病,像痛風這類的問題,或者有沒有一些其他的免疫性疾病,尤其是年輕人,女性要注意類風濕的問題,要注意有沒有其他免疫性疾病引起的關節炎的問題。

總的來講,對于年輕人和年長的人,考慮的出發點是不一樣的。年輕人更側重于除外外傷或者長時間某一個動作引起的損傷。年老的要注意是不是有膝關節退行性變,是不是已經發生了典型的老年性的膝關節骨關節病。針對不同的病人采取不同的檢查,包括體格檢查,包括影像學檢查,包括化驗檢查,最后有一個明確診斷。

2、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膝關節疼痛腫脹,是膝關節骨關節炎嗎?

如果年齡比較大,比如50歲或者55歲以上,要注意膝關節骨關節病的問題。

膝關節骨關節病指的是一大類病,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一大類的膝關節退行性變,慢慢形成的骨與關節發生改變的一類的疾病。

當然疾病的成因,包括長年累月的勞累,很長時間的負重,或者運動量比較大,或者在某些運動或者日常工作中受過某些外傷,這么累積的一個過程,膝關節有一些改變。這種改變最初在關節軟骨,慢慢可以累及到半月板,最后累及到骨質,形成骨質增生等等,這些都是一些相應的改變。

當累積到一定程度,形成了晚期的膝關節骨關節病,老百姓把最初的膝關節骨關節病,沒形成特別嚴重變化的時候,叫膝關節骨關節炎。骨關節炎也是膝關節骨關節病相對早期一點的形式,這時候可以有關節疼痛,關節腫脹,甚至有關節活動受限,形成了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表現。

當發展到一定程度,骨質有改變了,有骨質增生,有半月板磨損,甚至有交叉韌帶磨損的時候,就形成了晚期的骨性關節炎,這個時候有可能要采取進一步治療措施。

早期還可以用藥物治療,控制病情發展是比較有效的,到晚期的時候,可能需要通過手術來解決問題,比如相對中晚期可以用關節鏡解決膝關節滑膜炎的問題,解決膝關節半月板磨損或者損傷的問題,解決膝關節游離體的問題,甚至可以解決一些增生的問題,可以通過關節鏡來解決一些問題。

如果伴有膝內翻或者膝外翻,就要通過截骨來解決。如果關節軟骨磨損得很厲害,半月板也磨損得很厲害,已經形成了bone on bone,骨頭挨骨頭的情況,可以通過單髁或者截骨來解決力線的問題,可以用得更久。

如果到晚期,嚴重的骨性關節炎,可能需要通過全膝關節置換來解決膝關節骨關節病晚期癥狀,做完以后效果還是不錯的。

3、大腿根疼,坐著站起來困難,髖關節僵硬,是髖關節骨關節炎嗎?

(采訪)患者如果感覺到大腿根疼,而且活動之后疼痛會加重,有時候還會向大腿或者是膝蓋位置放射疼痛。早上起來或者久坐之后,也會感覺到髖關節僵硬,會不會有可能是髖關節骨關節炎?

髖關節骨關節炎一般來講,分原發的和繼發的。原發就是指沒有其他的一些原因,由于勞累,由于一些連續的或者輕微的外傷累積形成的關節軟骨磨損,髖關節形成骨性關節炎的表現,這是原發的,沒有明確原因的。

還有一類是繼發的,繼發多半是因為其他一些因素導致髖關節有一些病變,比如髖臼發育不良,這種髖臼發育不良有的比較輕微,比如幾度,甚至十幾度的髖臼覆蓋不好。也有可能是因為一些其他的疾病,比如受過外傷,甚至有一些髖臼盂唇損傷,髖臼骨折等等因素,形成關節軟骨損傷,形成磨損,最后形成骨性關節炎。

還有一類像股骨頭壞死這類疾病,由于股骨頭發生了血運改變,尤其是微循環發生了改變,慢慢股骨頭的承重能力下降,股骨頭內骨細胞凋亡,造成骨小梁斷裂、溶解、丟失,股骨頭壓力增加和承受能力下降,形成股骨頭塌陷、變形,到一定時候累及到髖臼,形成晚期的骨性關節炎的表現,也是一類疾病。

另外一類疾病就是一些炎癥性疾病,這些炎癥性疾病是因為其他的全身系統的炎癥性疾病波及到髖關節,比較典型的有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干燥綜合征,牛皮癬性關節炎和紅斑狼瘡等等這些炎癥性疾病,也可以累及到髖關節。

累及到髖關節的時候,形成髖關節軟骨的侵蝕,軟骨慢慢的剝脫、丟失,形成關節間隙變窄,形成骨性關節炎,有的時候很重的像強直性脊柱炎,甚至可以造成髖關節的融合,類風濕也可以造成髖關節骨量丟失得很厲害,等等這些問題都可以形成髖關節炎癥。

所以針對病人出現僵硬,活動受限,由坐位到起位的時候費勁等等,如果出現這些癥狀,就要到醫院來詳細地檢查一下,要排除上述這些原因,看看究竟有沒有器質性的改變,發沒發生比較嚴重的骨性關節炎。如果要是發生嚴重的骨性關節炎,可能得做進一步的治療。

比如早期的時候可以用藥物來控制,到晚期的時候可能得選擇手術,破壞比較嚴重的,晚期的時候,可能還得用髖關節人工關節置換來解決問題。所以針對這部分病人,根據早中晚發生的情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救治病人。

((采訪)主任,您提到一個髖臼,我好像沒有太聽過這個名詞,髖臼是髖關節的一個結構嗎?

對。髖關節是這樣的,大體上來講,它有一個像圓窩似的結構,這個我們叫髖臼,臼是指的一個圓形的儲窩狀的結構,股骨頭在髖臼里邊,髖關節由髖臼和股骨頭形成,股骨頭遠端由大粗隆、股骨干形成,這是整個的一套結構。

髖臼指的圓窩這部分結構,圓窩的結構和股骨頭,它倆之間如果有關節軟骨的磨損,某種原因形成關節軟骨的磨損,關節軟骨磨損到一定程度,丟失了,削弱了,有損傷,關節軟骨會漸漸地變薄,形成磨損加速和嚴重磨損的情況,就會發生一些炎癥性的改變,出現一些髖關節的癥狀。

4、手指關節腫脹疼痛,早上起來僵硬,是得了類風濕關節炎嗎?

(采訪)患者如果感覺到乏力,全身肌肉疼,而且有低熱,手腳麻木,關節對稱性的腫脹,按壓的時候會疼,還有點畸形,早晨會感覺到關節僵硬,是不是有可能得了類風濕關節炎?

剛才上述描述的這些癥狀多半跟關節炎癥有關系,首先要區分是什么部位的炎癥,如果首發的是手和足小關節對稱性的炎癥,尤其是掌指關節或者近節指間關節或者是腕部關節,這個癥狀比較明顯,或者腳上相應的一些關節發生了一些炎癥性的改變,有腫脹,晨僵這種情況,我們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要排除是不是患有類風濕關節炎。

這時候體格檢查看是不是累及多發的小關節,從影像學上檢查,看看是不是有關節相應的一些改變。從體檢上檢查,相應的關節是不是腫脹,是不是有活動受限等等這些表現。

另外可以做輔助檢查,做核磁,看看關節的炎癥有多么重。還有一類要做化驗檢查,排除是不是類風濕,有很多化驗,比如查風濕、類風濕因子,血沉、C反應蛋白。也要查一些代謝性疾病,也能引起關節炎癥的一些改變,比如尿酸,等等這些問題都要查。

甚至要查一些免疫系統的問題,看看有沒有像狼瘡的特異性抗體,等等這些都要查到了。這些特異性的抗體查到了,如果要是有,針對性地看是哪方面的疾病,這部分病人要考慮到有類風濕的可能性,要做一些詳細的檢查來除外類風濕或者其他的一些疾病。

(采訪)主任,類風濕關節炎一般好發于哪些關節?

類風濕性關節炎主要的表現是多發的小關節炎癥。但是也有一些個別的會累及到大關節,比如一些病人累及到踝關節,也有腫脹,也有疼痛,也有活動受限。有些甚至累及到膝關節,膝關節有相應的腫脹,形成滑膜炎,有疼痛,有活動受限。

甚至一些病人也可以累及到髖關節,當然腫脹一般是看不出來的,但是會有這種炎癥性的改變,會有疼痛,會有活動受限,甚至關節軟骨都有一些相應的侵蝕性改變,形成關節軟骨的漸漸變薄,丟失,一點一點消失了,甚至很嚴重的軟骨都沒有了,只是股骨頭頂到髖臼上,這種情況都是能見得到的。

但是對于這部分病人很少發生髖關節融合,強直性脊柱炎更容易融合,但類風濕不太容易融合,跟它相類似的包括系統性紅斑狼瘡,也可以累及到這些關節,包括干燥綜合征,也可以累及的這些關節,包括牛皮癬關節炎,也可以累及到這些關節,這些都是要做鑒別診斷的,針對病因確切診斷,究竟是哪種疾病引起的關節相應的改變。

5、類風濕髖關節炎有什么表現?怎么診斷?

(采訪)主任,類風濕髖關節炎的表現都有哪些?

類風濕有一些病人可以累及到大關節,膝關節和髖關節都可以累及到,尤其是髖關節的病人,有一些特征性的改變。

首先一點,類風濕關節炎發病是從關節間隙開始的,一旦髖關節有這種炎癥性病變,髖關節的滑膜會沿著髖關節兩側,也就是股骨頭和髖臼的軟骨向里邊侵蝕,侵蝕到一定程度關節軟骨慢慢變薄了,受到破壞以后變薄了,漸漸的就可以有一些相應的改變,比如關節間隙變窄,甚至軟骨都消失了。

可以看到軟骨下骨的整個股骨頭和髖臼眉弓的軟骨下骨,基本算挨上了。這時候也可以看到一些相應的炎癥性的改變,比如股骨頭的密度降低,髖臼的密度降低,甚至有一些侵蝕的情況發生,這個時候就形成了一個典型的髖關節的關節炎。

但是有一個前提,檢查病人的時候,血沉一般是快的,C反蛋白也是高的,類風濕因子往往也是陽性的,或者是伴有典型的小關節類風濕的表現,比如腫脹,變形等等這些相應的改變,活動受限等等這些相應改變。

也就是說這部分病人往往有典型的類風濕的表現,小關節受累已經比較嚴重了,然后伴有大關節的受累,這時候可以明確診斷髖關節的病變,甚至有一部分膝關節的病變,是由于類風濕形成的,可以很明確的診斷了。

這部分病人髖關節也好,膝關節也好,累積到一定程度,破壞比較嚴重的時候,要給這部分病人做關節重建,也就是要換人工關節。只有通過這個方法才能使病變得到徹底的救治,消除癥狀,改善功能,恢復正常的功能以后,這部分病人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工作,是一個效果不錯的治療方式。

(采訪)類風濕髖關節炎的患者一般都有類風濕小關節的關節炎。

對,多半是伴有小關節的病變,這部分病人多半是患有類風濕,多年以后才有髖或者膝關節的相應的一些改變。

診斷不是很困難,為什么?很少有髖膝關節大關節首發的,有,這是比較少見的病例,可以作為首發,但是首發以后,往往也會累及到小關節的,所以病并不難診斷,這部分病人重點要跟其他疾病相鑒別。

其他疾病引起的關節炎癥跟它的表現還是不一樣的,多半是髖關節的炎癥性改變,滑膜上的病變侵蝕到兩側軟骨,形成關節間隙變窄,頭型還比較完整,髖臼最初也是比較完整的,但到一定程度,髖臼也可以內陷,也可以漸漸變薄,骨頭松得很厲害,股骨頭也是這樣,也可以骨質疏松,形成一定的變形,等等都有可能。

尤其類風濕服用激素的病人還要跟股骨頭壞死相鑒別。因為有的類風濕患者服用激素可以導致股骨頭壞死,同時有股骨頭壞死,跟單純類風濕引起的髖關節炎癥又不完全一樣。

要追問這部分病人是不是在治療過程中用過激素,用過激素以后,往往是股骨頭變形在先,頭變形比較嚴重,然后累及到髖關節。

沒用過激素的只是髖關節軟骨受累,形成的一個關節炎癥,如果服用激素股骨頭壞死了,還是以股骨頭的病變為主,股骨頭有塌陷,囊性變,透亮線甚至有的很快形成股骨頭的溶解,甚至個別有股骨頭消失,沒有股骨頭了,只有股骨頸杵到髖臼里頭,這種情況我們也是碰到過的,多半發生在類風濕這些炎癥性病變,服用過激素的這部分病人,能見到這么一個情況,也是很嚴重的情況。沒用過激素的只是髖關節軟骨受累,形成的一個關節炎癥,如果服用激素股骨頭壞死了,還是以股骨頭的病變為主,股骨頭有塌陷,囊性變,透亮線甚至有的很快形成股骨頭的溶解,甚至個別有股骨頭消失,沒有股骨頭了,只有股骨頸杵到髖臼里頭,這種情況我們也是碰到過的,多半發生在類風濕這些炎癥性病變,服用過激素的這部分病人,能見到這么一個情況,也是很嚴重的情況。

所以類風濕的疾病,伴隨著其他的一些問題,比如股骨頭壞死的問題,診斷的時候要有一個明確的診斷,采取最有效的治療措施。

醫學微視官網授權轉載

外科專家介紹

姚志遠   主任醫師

中日友好醫院皮膚病與性病科主任醫師 北京大學醫學部碩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真菌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感染性皮膚病亞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皮膚科分會全國委員;中國老年醫學學會皮膚病與皮膚衰老防治專家委員會常委;中國醫學裝備人工智能聯盟皮膚科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皮膚病康復專業委員會皮膚性病康復學組委員;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環境與健康專業委員會常委;北京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常務理事。
主要成就:主持科研課題多項,發表專業論文50余篇,其中SCI文章4篇;參編皮膚病學專業著作2部,參編人衛版皮膚病學教材3部。 
專業特長:擅長治療真菌感染性皮膚病如甲癬、手足癬、體股癬等以及性傳播疾病如尖銳濕疣、生殖器皰疹、梅毒等;對銀屑病、白癜風、酒糟鼻、濕疹皮炎、老年瘙癢癥等頑固難治性皮膚病及疑難危重性皮膚病的診治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熟練掌握皮膚美容技術及皮膚腫瘤手術治療技術。

>>外科科普內容(足癬(腳氣))

1、足癬就是腳氣嗎?哪些人容易得足癬?

(采訪)足癬是怎么一回事?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腳氣嗎?

足癬確實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腳氣。實際上足癬還不止這么一個俗稱,比如運動員足,可能大家更熟悉的叫香港腳,其實都是足癬的俗稱。

其實這也是老百姓對于足癬這個病,比較形象的一些描述。根據發病的地域不同,還有特殊人群的不同,為什么叫運動員足?運動員比較好發。為什么叫香港腳?香港那一帶比較潮熱,比較好發,所以有這個別稱。

從我們醫學角度講,足癬是一種由真菌感染引起的,非常常見的一種皮膚病,真菌感染到足部皮膚以后,引起了足部的一些炎癥反應。

足癬是我們皮膚科疾病里一個非常常見的病。如果從皮膚科門診角度來說,通常可以占到五分之一的門診量。

國內外也有統計,在正常人群當中,比如找一百個人,我們統計一下有多少人有腳氣,大概百分之十左右的人都會有。

在一些特殊的人群,比如他老穿膠鞋,不透氣,比如煤礦工人下井得穿那種膠皮的鞋,腳氣的發生率可能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十個人有五個人都得有腳氣。所以特殊人群的發病率更高。

南北來講,北方少一點,南方因為是濕熱環境,所以發病率是比北方要高的。

所以足癬是一種由真菌引起的,常見的足部皮膚病。真菌侵犯到人體的皮膚以后,就會在局部形成一些炎癥反應,比如可以形成水皰,可以形成紅斑,可以形成脫屑等等損害,很多病人還會伴隨有瘙癢的癥狀。所以這個就是腳氣的定義。

(采訪)主任,您說足癬也被叫做運動員足,是不是說明得腳氣和我們平時從事過多腳部的活動有關系?

那不是。為什么運動員容易得?是因為運動、出汗,穿一些不透氣的鞋,從這些方面來講是容易得腳氣的。但是跟他的運動量多,應該沒有直接的關系。

(采訪)主任,足癬發病跟男女有沒有關系?

目前來講沒有,男女發病率基本上是相等的。

(采訪)主任,那小孩會不會得足癬?

這是很好的一個問題。小孩很少得足癬,小朋友得腳氣的,得真菌感染是很少的。

這是由于他先天的皮膚,比如小孩皮膚上容易分泌一種叫做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東西,這個東西是有一種先天抗真菌效果的。

所以小孩很少能得像腳氣、灰指甲,基本上是見不著的。

2、怎么判斷是不是得了足癬(腳氣)?

(采訪)主任,我們該怎么判斷自己是不是得了腳氣?

足癬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病,很多人腳上比如出了點小水皰、脫皮、癢癢,就感覺自己是不是得了腳氣?第一個想到就是得腳氣。

如何判斷是不是腳氣?足癬從臨床上,從我們專業的角度,有這么幾個類型,比較常見的。

比如第一個類型叫水皰型的,在腳趾間或者腳掌、腳的側緣這些地方,會出現很多小水皰,這些小水皰比較深,有的看著還亮晶晶的,比如還伴有瘙癢的情況,這就是一個臨床的表現,可能是腳氣。

第二個比較常見的類型,我們叫做浸漬糜爛型。這種類型主要是發生在第三、四腳趾間,或者四、五腳趾縫之間,這兩個地方是最不透氣的。腳上這兩個地方,最嚴絲合縫的就是這兩個腳趾縫,所以最適合真菌的繁殖,在這個地方就會出現比如發紅、發白,我們叫浸漬,就是白白的那種,水長時間浸泡造成的,同時也伴有瘙癢。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是有可能得腳氣了。

再有一種我們叫做角化型的,如果足癬長期不去治療,慢慢皮膚就變得干燥、增厚,甚至裂口子,脫皮等等,這種情況也有可能是腳氣。

但是這些只是臨床的表現,如何去確診腳氣?是要臨床的表現加上實驗室的檢查。實驗室檢查就是在醫院進行一個真菌的局部檢查。如果有這些相應的臨床表現,再加上實驗室檢查比如真菌檢查是陽性的,這就可以確診是足癬。

所以出現了一些癥狀,我的建議是大家不要輕易去亂用藥。因為有時候要用錯了藥,反而會加重原來這個疾病。所以應該到正規的醫院做一個檢查,確診以后,再開始用藥,再有針對性地用藥。

3、足癬(腳氣)怎么治療?

(采訪)主任,腳氣應該怎么樣去治療?

腳氣的治療,說實話是挺難的一件事。其實我們很多患者也都說過,腳氣挺難治的,怎么好像老治不好、老復發?

腳氣治療的原則,第一個是要消滅病原菌。腳氣是真菌引起的,我們想辦法用藥把真菌給消滅掉。第二個就是要快速緩解病人的癥狀,有的人特別癢,特別難受。第三個就是要防止復發,這是我們治療的原則和治療的目標。

但是腳氣為什么難治?一個是我們足部皮膚特殊的表現,我們腳上的皮膚都很厚,所以藥物涂上以后,不像一般的皮膚很容易滲透,腳的角質很厚,是人體角質最厚的一個部位。

所以我們的治療時間,通常是需要比較長的。但是這就是個問題,病人有的時候很難堅持那么長時間,就是我們說的用藥的依從性比較差。

很多病人用兩天藥,覺得好像癥狀好點了,不癢了,就停了。或者堅持差不多可能最多也就一個星期左右,也差不多感覺緩解了,又停藥。可能各種原因,不太容易很長時間地用藥。

但是現在腳氣的治療,一般來講我們主張至少用藥兩到四周,用的時間會比較長一些,當然也要根據病情。

再有就是腳氣的治療,還要根據不同的臨床表現,選用不同的藥物。一聽腳氣就某種藥一抹了之,那肯定是不行的。

比如要針對水皰型,病人就是急性的一種腳氣,突然出的水皰,這種情況我們就不太適合用刺激性比較大的藥膏。我們用一些比較溫和的,或者一種水劑這樣的藥,抗真菌的藥來用,效果會好一些。

比如糜爛型的,腳趾縫之間已經出現糜爛了,破了、有滲出了等等。這時候我們就要先處理糜爛,就不太適合直接抹藥膏了。直接抹上藥膏的話,本來糜爛這些地方就有滲出,抹上藥膏阻擋了這種滲出,反而出現相反的效果。

這時候我們就要先解決糜爛的問題,比如用一些溶液去濕敷等等。等滲出少了以后,再換刺激比較小一點兒的藥膏、藥水去用。

我們針對角化型的,角質層已經很厚了,就要用一些比較強效的,甚至是含有一些角質剝脫成分的藥,讓角質軟化,這樣治療效果才會好一些。

還有一種比較特殊一點的情況,如果這些外用藥效果都不好,或者病人有其他的一些原因,比如他的免疫力差,或者下肢的血液循環也不好,這時候除了外用藥以外,還會要口服一些抗真菌藥,聯合這種系統的治療,這樣效果會更好一些。

總的來講是這樣,一個是療程要足夠,不能抹三兩天就停。另外就是可以聯合一些系統用藥,對于根治腳氣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采訪)主任,您能不能舉例給我們講講,常用的藥物都有哪些?

治療手足癬的抗真菌藥物,分成這么兩大類。

第一個先說外用藥,是我們的主要用藥。外用藥常用的幾大類藥物,第一個我們叫做咪唑類,這一類里面包括好多種藥物,比如給大家舉個例子,咪康唑軟膏、益康唑軟膏,還有酮康唑軟膏,這是我們現在比較常用的。

還有一大類我們叫做丙烯胺類的藥物,也是我們非常常用的藥物,種類稍微少一些,特比萘芬軟膏,這是比較代表性的一個藥物。

再有一些中藥,這里也很多種,最常用的可能像含有土槿皮的,叫土槿皮酊,這類的藥物。

口服藥物也有這么幾種,目前來講最常用的也是唑類的藥物,唑類藥物比較有代表性的叫做伊曲康唑,還有一個叫做氟康唑,這些藥都是口服的藥物。還有第二大類丙烯胺類,最常用的藥物是特比萘芬的藥片,這也是口服的藥物。

當然還有其他一些新型的、不常用的藥物,現在可能也逐漸在上市。但是我們常用的目前來講就是口服、外用這么幾大類。

當然這里面還有一些不同的劑型。含有這些成分的東西,我們可以做成一些比如溶液劑的,藥水這樣的,也有可以做成粉末狀的,粉劑、散劑,噴灑在上面。可以根據病人不同的臨床表現,去選用不同的劑型,而不能單純來說不論任何類型,都去用軟膏,那樣并不能達到很好的治療作用。

4、足癬(腳氣)可以用激素類藥膏治療嗎?

(采訪)主任,治療腳氣可以用激素藥膏嗎?

其實我們在臨床上碰到很多患者,在沒有經過醫生確診等等情況下,就自己用一些藥物,實際上很多藥物是含有激素的。

其實激素是把雙刃劍,如果用對了,用在合適的病上,是非常好的藥物。但我們現在主要是怕病人在沒有診斷清楚的情況下,去亂用激素。比如手足癬,其實用激素類軟膏就是一個禁忌。

因為激素藥膏對真菌能起到一個營養作用,真菌吃了激素,會變得生長比較旺盛,菌絲也變得比較肥大。用了以后就可以造成手足癬,或者其他一些比如體癬、股癬,我們臨床見太多了,用了以后越用越重,范圍越來越大。

但是激素因為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有時候個別病人用了以后,前兩天覺得瘙癢能減輕一點,但僅僅能起到這么一點作用,整個皮損來講,越用激素會越來越重的。

所以如果大家懷疑自己有手足癬,千萬不要去亂用藥物,尤其不能濫用一些激素類藥物,這樣會適得其反。

(采訪)主任,常用的激素藥膏都有哪些?

激素類的藥物,尤其外用的激素類藥物,實際上是我們皮膚科大夫非常有力的一個武器,能治療很多種皮膚病。所以過去也有這么一個說法,把皮膚科大夫叫做激素大夫,因為我們離開了激素這類的藥膏,很多臨床的病就沒法去治療了,我們就沒有武器了。

但是激素類的藥物一定要用在合適的地方才行,不能去亂用。

激素類的軟膏,從我們專業的角度講,其實分成好多類,有弱效的、有中效的、有強效的,會用在不同的疾病、不同的年齡、不同的部位。

我給大家舉幾個例子,比如弱效的,我們常用的叫氫化可的松軟膏,這是最弱效的一種激素。這種弱效激素副作用就比較小一些,比如可以用在小孩,可以用在面部,當然這些必須都在醫生指導之下,也不能自己去亂用。

比如中效的,有糠酸莫米松乳膏、地奈德乳膏、鹵米松乳膏等等,這都屬于中效的,可以用在一些稍微重一點的皮膚病,或者用在四肢部位。

激素還有強效的,用在比較肥厚的濕疹、皮炎等等,比如丙酸氯倍他索,這類激素就屬于強效的,這個尤其不能自己亂用,一定要在大夫指導之下去用。

激素如果用在對的疾病上,按照醫生的指導治療,我們獲益是非常大的,很多病很快就能治好。我們現在最怕的是病人亂用,會引起很大的副作用。

所以有了問題,我們建議大家還是要到正規醫院去檢查清楚,去用什么藥,盡量不要在藥店去買一些,尤其是成分不明的,或者藥品的批號不是藥品的準字號,可能是消字號等等,大家還是要慎重。

5、怎么判斷足癬(腳氣)有沒有治好?

(采訪)怎么判斷腳氣有沒有被治好?沒有癥狀就是治好了嗎?

判斷足癬是否治好,其實有兩方面的指標,一個叫做臨床治愈,一個叫真菌學治愈。

足癬是真菌感染引起的,嚴格來講,在治療之前要做真菌學檢查,治療一段時間以后應該再復查一個真菌,是不是真菌就沒有了?如果真菌沒有了,我們叫真菌學治愈,真菌消滅掉了。

但真菌學治愈和臨床治愈有時候不是同步的,有的時候我們查真菌沒有了,但是病人癥狀還沒緩解,或者皮膚還沒有完全改觀,這兩個不是完全同步的。

但是臨床治愈其實是最終的,就是病人感覺沒有什么癥狀了,很舒服,不癢了,皮膚恢復正常,或者基本恢復正常。當然如果再加上真菌學治愈,雙重治愈是最完美的,最理想的一個狀態,這樣才是真正能判斷治愈。

而不能單純不癢了就判斷治愈,那不行,那只是病人的一種感覺,如果單純不癢了就不去用藥了,其實就是埋下了一個禍根,就會經常復發。

因為真菌可能并沒有完全被消滅掉,只是潛伏下來了,等再有了適合的環境,又潮又熱,免疫力再差一點的時候,真菌又繁殖了,又引起來足癬。所以足癬比較容易復發就是這個問題。

(采訪)主任,我們怎么判斷真菌有沒有被完全消滅?需要做什么檢查?

真菌是不是被完全消滅,我們的檢查其實很簡單,就是做臨床上常用的真菌鏡檢。

真菌鏡檢就是比如這地方有脫皮、有水皰,我們通過刀片刮一點皮下來,刮點水皰的內容物出來,在顯微鏡下去看,其實就能看到真菌的菌絲,非常簡單,幾乎每個醫院皮膚科門診都有這種真菌檢查室。

(采訪)就是患者用了一段時間藥膏之后,癥狀消失了需要再來醫院復查一下,看看真菌有沒有被徹底消滅。

這是一個最科學的、最理想的狀態。

醫學微視官網授權轉載

聯系我們

通訊地址:北京市豐臺區西四環南路35號中都科技大廈3層 、  北京市西城區白廣路二條1號

網絡技術支持:北京中電建科技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電話:010-83259999、010-63415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