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官科專家介紹
孫正 主任醫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口腔醫院名譽院長 黏膜科主任醫師 博士生導師;中華口腔醫學會監事長;北京醫學會口腔專科分會前任主任委員;曾任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黏膜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口腔醫學雜志》編委;第九屆北京市科技工作者協會委員;中國科協口腔黏膜病治療首席科普專家;北京市科普專家。
主要成就: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論文150余篇,主編著作12部,參編50余部;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和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各1項,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北京市教學名師;2013年被評為首都健康衛士;2018年獲得中國醫師獎。
專業特長:擅長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口腔扁平苔蘚、口腔白斑病、慢性唇炎、口角炎、創傷性潰瘍、創傷性黏膜血皰、自傷性潰瘍、鵝口瘡、義齒性口炎、萎縮性舌炎、皰疹性口炎、唇皰疹、過敏性口炎和灼口綜合征。
>>五官科普內容(口腔潰瘍)
1、經常長口腔潰瘍和吃菜少,缺乏維生素有關系嗎?
(采訪)經常長口腔潰瘍,跟不愛吃菜,缺乏維生素有關系嗎?
現在研究證明不是維生素缺乏引起的,有很多人補充維生素,復發性口腔潰瘍的發作頻率并不會有所改變。
現在實際上維生素缺乏并不是非常多見,但是我們還是主張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大便通暢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我在臨床上經常看到一些案例,比如說有些學生一住校,就長口腔潰瘍,因為不太喜歡在學校大便,不方便或者是什么原因,如果放假了口腔潰瘍發作頻率就會下降。
所以看來多吃蔬菜、水果,多吃膳食纖維,保持大便通暢,比如能夠每天規律大便,對減少口腔潰瘍復發應該是有幫助的。
2、口腔潰瘍要和什么病區分開?
(采訪)口腔潰瘍需要和哪些疾病進行鑒別?
一般的復發性口腔潰瘍其實最大的風險就是白塞病。在臨床上注意詢問這方面的病史,因為也比較簡單,白塞病是變異性的血管炎,如果嚴重的話有死亡的風險,風險還是挺大的,因為會有其他的并發癥。
在臨床上特別注意要詢問的就是口腔潰瘍如果反復發作,是不是還有外生殖器潰瘍反復發作。如果這兩個都有的話,我們會建議到風濕免疫科就診,至少應該對白塞病進行排查。因為白塞病還會侵犯眼睛,侵犯神經,主要是侵犯血管,所以會給病人帶來很大傷害。因此應該做好鑒別診斷,及時發現。
還有一些需要鑒別診斷的是,重型的復發性阿弗他潰瘍,這種潰瘍長的時間長了,可以長到黃豆大小,可以三個月、半年都不愈合。像這種深大的潰瘍需要跟癌性潰瘍鑒別診斷。因為口腔癌還是挺有風險的。如果得了口腔癌應該早點發現,所以需要跟癌性潰瘍做鑒別。
還有一型叫皰疹樣潰瘍。口腔里長十幾個,二十幾個潰瘍,這個叫皰疹樣的阿弗他潰瘍,或者叫做口炎型口瘡,還有好幾個名字,這都是指的復發性口腔潰瘍。這種數量多,比如長十幾個,可能比綠豆再小一點,長多了個就小一點,這一型需要跟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皰疹性口炎相鑒別。
我覺得年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點,特別常見于嬰幼兒,嬰幼兒還有發燒,一般口腔潰瘍是不發燒的。當然皰疹樣阿弗他潰瘍有些長太多了,長了好幾十個,也有可能有一點發燒,但是多數情況下是沒有發熱的。
還有一種潰瘍也特別常見,叫創傷性潰瘍。口腔里最多見的是什么?牙,很多人牙壞了變成殘根殘冠,不及時去治療,這也在臨床上是很常見的。這些殘根殘冠刺激黏膜就會形成創傷性潰瘍,如果創傷因素不去掉,潰瘍越長越大,而且不容易愈合。只要把創傷性因素一去掉,不給患者用藥,潰瘍自然也好,所以還是應該做好鑒別診斷,能治好的趕緊治好,復發性口腔潰瘍的治療和創傷性潰瘍的治療總體方案是不太一樣的。
(采訪)做口腔潰瘍鑒別診斷的時候,需要做什么檢查嗎?
一般主要還是臨床檢查,比如通過過問病史,像剛才說的白塞病,通過外生殖器是不是有潰瘍,皮膚是不是針刺反應陽性,有沒有關節炎或者有沒有眼病,只要注意問了,就可以把這些疾病提早發現。
還有比如創傷性潰瘍通過口腔檢查,看看嘴里頭潰瘍的形成跟殘根殘冠有沒有關系,如果有這些因素先去除,然后再確定診斷。癌性潰瘍確診可能需要做組織病理學檢查。
所以是不一樣的,根據不同的情況做不同的檢查,一般的化驗檢查還是做的比較少的。
3、口腔潰瘍多長時間不愈合就要引起重視了?
(采訪)一般長了口腔潰瘍之后,幾天還沒好就需要來醫院了?
是這樣,一般復發性口腔潰瘍我還是主張用點藥,因為咱們現在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促進潰瘍愈合的藥物還是挺多的,很多在藥店都能夠買到,不一定非要到醫院開。
特別是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都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自幼或者家族都有這個病史,所以還是主張用點藥,而且中藥也有很多,潰瘍散、潰瘍膏,包括康復新液漱口,西瓜霜噴劑,到藥店會發現有很多藥物都是可以的。
但是如果不治療,什么情況下會有風險?口腔如果長潰瘍了,超過多長時間需要就診?一般兩個星期,潰瘍最怕的就是癌性潰瘍,比方創傷性潰瘍,比較常見的,由殘根殘冠引起的,如果長期刺激,這個創傷性潰瘍可以轉變成癌性潰瘍。所以告訴老百姓,如果有殘根殘冠一定要及時去除。
在臨床上我還真看見過這樣的案例,由于沒有注意殘根殘冠的問題,癌變了的情況也是有的。所以如果發現口腔潰瘍,比方創傷性潰瘍,刺激因素去除了,兩個星期潰瘍還不愈合應該就診。如果嘴里有一個潰瘍,是一個深大的潰瘍,兩個星期一直越來越大,還不見好,也應該及時就診。
就診一般應該選擇,如果有專科的話,就是口腔醫院黏膜科或者綜合醫院的口腔科,我覺得是比較好的,由大夫開點藥,診療。
比如說一般的小潰瘍,7-10天就能好,自己也有把握,買點藥局部用也是可以的,不是說每一個口腔潰瘍一出潰瘍就去就診,不一定。比如一直是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對這個疾病其實有把握,可能也沒有時間每一個潰瘍都去診療,但是大概一個潰瘍,如果超過兩星期后,最多三星期,一定要就診。
(采訪)在您的工作過程中有沒有遇到,本來以為自己就是個口腔潰瘍,很久沒好,然后來找您就診,結果發現是很嚴重的疾病?
我真的碰上過,有一個女孩懷孕幾個月的時候牙劈了一塊,劈掉了。她就去了當地的醫院,當時其實就是一個潰瘍,但是醫生說懷孕了,都到這么大月份了,就不太好治牙了。她也沒在懷孕前把牙給治好,結果在懷孕期間就劈了,劈了以后就一直刺激黏膜導致潰瘍。等到生了孩子,孩子幾個月的時候,這塊潰瘍就變癌了。
還真是挺可惜的,這個案例我一直追著,當然最后結局還是挺好的,及早切了,還算早。
所以殘根殘冠還真的不能忽視,特別是在懷孕前先把這些殘根殘冠補好了,再懷孕。到孕晚期或者孕中期,其實口腔科醫生采取一些治療措施也是挺不容易的。自己本身也不愿意接受。這也是個教訓,我自己覺得因為這歲數沒多大,才30多歲。
(采訪)像這種一直受刺激的口腔潰瘍癌變一般都是這么快嗎?
不會那么快,因人而異,有的人也是長期刺激并不癌變,如果每一個創傷都會引起,肯定大家都非常重視了。
變不變還跟基因有關系。癌的問題不光是局部因素,還有基因變化,兩者結合起來就會加速。實際上口腔癌,70%多是環境因素,殘根殘冠,吸煙飲酒,都跟口腔癌有關系。還有20%多大數據證明是遺傳相關的。所以如果兩個結合起來就會很快。
咱們常得的復發性口腔潰瘍一點都不用擔心,不會癌變的。就是反復發,不傳染、不癌變、不除根,有可能遺傳,還可以自己愈合。
(采訪)有了殘根殘冠能處理趕緊處理了。
對,因為現在并不能把基因搞得很清楚,但是我們發現有一部分人雖然很年輕,又有殘根殘冠這倆合在一塊,就會容易癌變,不可能改變會不會癌變的基因,但是其實能改變環境。
比如有的人吸煙,不是所有吸煙人都得癌,但是肯定幾率會高,所以最好是把這些環境因素去除,因為這些很容易去除。特別是殘根殘冠,現在治療很小的根都能保留,口腔科很容易修復,包括診所其實服務都是挺方便的,大家都是可及的。所以還是應該及早去除,不要留下隱患。
4、口腔潰瘍不治自己也能好,還需要用藥嗎?
(采訪)對于普通的口腔潰瘍,不用管它,7-10天也能好,長了口腔潰瘍之后是要忍著,還是說可以用點藥?
當然應該用點藥了,又有很多好的藥,又沒什么副作用。比方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曲安奈德口腔軟膏,還有西瓜霜,外用潰瘍散,很多,在市場上治療口腔潰瘍的藥很多,其實選用一下,起碼隔絕刺激,應該對潰瘍愈合是有幫助的。比方不用藥7天好了,用藥可能5天就好了,很多研究其實是有幫助的。
還有比方說有一些特別疼的,有的患者就覺得特別疼,影響進食,還有局部的麻藥,這些都是可以選用的。
實際上還是有一點免疫性炎癥的,比如中性粒細胞的量可能還是大一些,實際上用點免疫抑制劑還是效果挺好的,特別是大潰瘍,比如腺周口瘡,還是主張用,因為原來在醫學上,這種大的潰瘍還是需要治療的,要促進潰瘍愈合,不能放著好幾個月再好。
我們經常在潰瘍的基底注射點糖皮質激素類的藥物,需要到醫院,現在用曲安奈德口腔膏抹,它能夠吸收唾液沉沒在病損內吸收,逐漸發揮作用。這樣激素對全身的影響是非常少的,只是局部少量,能夠促進潰瘍的愈合。
但是一個綠豆大小,能夠自限的潰瘍,不愿意用激素,我覺得可以不選,選比如康復新液漱漱口,或者用一點中藥的散劑,大家都覺得中藥的副作用要小一些,可能更愛選用,也是可以的。
(采訪)對于經常長口腔潰瘍的人,每次口腔潰瘍發作都能使用這些藥嗎?
可以,沒什么關系,因為不會長一處的。復發性口腔潰瘍最大的特點叫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所以為什么說不癌變,很少見到復發性口腔潰瘍癌變,比如這次長舌頭上,下回可能長到頰黏膜,長在嘴唇,會變地方。
還有實際上復發性口腔潰瘍,反復發作,都有一定的間隔期,重復用藥的話是沒有問題的,也沒有耐藥的問題。
現在有一些藥物可以吸收唾液,然后成膜,這樣來保護創面。還有一些不是藥,干脆保護創面的也有,里頭一點都不含藥,也有。大家也可以選用中藥,比如西瓜霜,就是中藥有很多口腔潰瘍散,純粹中藥也是可以選擇的。
5、長了口腔潰瘍吃飯時很疼,用什么藥能止疼?
(采訪)對于口腔潰瘍來說,如果覺得很疼的話,哪些藥主要作用是用來止疼的?
止疼主要還是局部局麻藥,沒有其他的,比如利多卡因凝膠這一類的,其實還是局部麻藥止疼的比較多。但是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曲安奈德口腔膏這些藥膏如果抹上其實有保護創面的作用,也同時起到了止疼作用,不用專門的藥止疼。
口腔潰瘍的基本治療原則,是局部治療,只有一個、兩個潰瘍,其實抹藥就行了,消炎止疼,促進潰瘍愈合。還有一個控制感染,但是一個小的潰瘍其實感染的幾率還是挺低的,總體來講能吃飯就行了。但是一般的潰瘍,長期長潰瘍的人,也不是特別需要止疼藥,左邊長潰瘍右邊吃,都習慣了。對止疼的需求并不是很大,但還是希望潰瘍能夠早點愈合。
所以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還有曲安奈德口腔膏這一類的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采訪)對于經常長口腔潰瘍的人,每次口腔潰瘍發作都能使用這些藥嗎?
可以,沒什么關系,因為不會長一處的。復發性口腔潰瘍最大的特點叫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所以為什么說不癌變,很少見到復發性口腔潰瘍癌變,比如這次長舌頭上,下回可能長到頰黏膜,長在嘴唇,會變地方。
還有實際上復發性口腔潰瘍,反復發作,都有一定的間隔期,重復用藥的話是沒有問題的,也沒有耐藥的問題。
現在有一些藥物可以吸收唾液,然后成膜,這樣來保護創面,還有一些不是藥,干脆保護創面的也有,里頭一點都不含藥,也有。大家也可以選用中藥,比如西瓜霜,就是中藥有很多口腔潰瘍散,純粹中藥也是可以選擇的。
醫學微視官網授權轉載

五官科專家介紹
徐文 主任醫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咽喉科主任 主任醫師 教授 博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咽喉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耳鼻咽喉科醫師分會咽喉學組副組長;國際嗓音協會大中國區常務副主席;國際言語和嗓音學會(IALP)委員;中國藝術醫學會嗓音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胃食管反流多學科分會副主任委員;美國嗓音醫學雜志 Journal of Voice 編委。
主要成就:出版學術著作24部,其中主編4部(英文1部),副主編3部,包括《嗓音醫學》(第1版、第2版)《頻閃喉鏡臨床應用-咽喉疾病視頻圖譜》《康復治療師臨床工作指南-嗓音障礙康復治療技術》等,參編17部(英文2部)。
專業特長:主要從事咽喉科疾病及嗓音疾病臨床診治及相應基礎研究。
>>五官科科普內容(聲音嘶啞)
1、聲音嘶啞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采訪)主任,聲音嘶啞是怎么引起的?
其實我們一生中,很多時候都會出現聲音嘶啞,聲音嘶啞有很多很多原因。
首先比如生下來,如果生下來就出現聲音嘶啞,我們叫先天性聲音嘶啞,聲音嘶啞可能和本身發育異常有關系。還有的病人會告訴你,我生下來聲音很好,上小學時也很好,上初中時聲音開始啞了,特別是男孩子比較多,上初中聲音就開始啞了,初中以后到現在一直啞,考慮是不是聲帶發育異常,我們叫聲帶溝,五層聲帶沒發育全,少了一層,少了兩層,少了三層,聲帶也閉不上。
之后隨著年齡增長出現聲音嘶啞,其實有很多原因,從醫學上分成兩大類,一大類叫器質性的,就是疾病引起的聲音嘶啞,無論是局部結構,還是神經、肌肉可能都有問題,導致的聲音嘶啞。另一大類是功能性聲音嘶啞,功能性聲音嘶啞就是說,臨床上排除了器質性問題,可能比如由于病人發音方式不對,或者病人比較緊張,或者病人受到什么刺激,導致短暫的或者長期的聲音嘶啞。
臨床上到醫院就診的病人中,器質性因素導致的聲音嘶啞非常多見,臨床可能最多見的是炎癥,包括急性炎癥、慢性炎癥,比如感冒,其實就是急性炎癥的一部分。還有就是慢性炎癥,可能長期不當地刺激導致炎癥。還有一種和全身有關的,比如結核,我們叫特異性炎癥,其實喉也存在結核,這是一大類。
第二大類,因為聲音是聲帶振動產生的,聲帶其實是發音的主體器官,比如影視演員或者歌手,說這段時間演出任務很重,在訓練過程中突然出現聲音嘶啞,到醫院就診往往是聲帶小結。聲帶息肉、聲帶小結,可能跟長期或者短期發音不當有關系,這種叫良性增生性病變,是最多見的。還有比如聲帶囊腫,長期抽煙,說話不當的病人,引起聲帶任克氏水腫,都會導致聲音嘶啞,這是最常見的一大類。
當然有的病人和自身的免疫狀態,遺傳狀態有關系,有的病人會出現,比如癌前病變聲帶白斑。還有一大類是腫瘤,可能大家一談到腫瘤就認為是惡性的,其實不全是,喉的良性腫瘤、惡性腫瘤,都可能會引起聲音嘶啞,這也是特別大的一大類,這一類可能更需要手術治療。
有的人會說做過一次手術,手術以后導致了聲音嘶啞,其實有很多原因,比如手術直接可能損傷到了喉部,或手術損傷了支配喉的神經,或者手術損傷了喉的關節,都會導致聲音嘶啞。
還有一大類,其實和全身的狀態有關系,比如現在有甲狀腺疾病的病人有很多,甲狀腺功能異常的病人有很多,甲狀腺功能亢進或甲狀腺功能減低,其實都會引起聲音嘶啞。還有很多比如風濕免疫類疾病,比如紅斑狼瘡的病人,包括很多合并風濕的病人,其實在聲帶或喉上都會有表現,所以這一類叫全身的,或者內分泌激素引起的,或者是免疫狀態引起的聲音嘶啞。
其實還有很多原因會引起聲音嘶啞,比如有的病人受外傷,喉部、頸部受到外傷,也會導致聲音嘶啞。
聲音嘶啞是不是都是喉本身的,或者聲帶本身的病變引起的?其實不是。有時候比如中樞的問題、胸部的問題、頸部的問題,甚至包括比如顱底的問題,都會導致聲音嘶啞,可能是支配喉的神經,在顱底到縱隔不同的節段,受到損傷以后,就會導致支配喉的神經運動異常,導致聲帶運動異常,引起聲音嘶啞。
當然還有特別大的一類,就是找不著原因,但聲帶確實運動也有問題,我們叫特發的因素,也會引起神經、肌肉支配的問題,聲帶運動障礙導致聲音嘶啞。
所以聲音嘶啞有很多很多原因,大部分跟喉本身有關,還有一部分跟喉本身沒有關系,跟全身其他器官有關,或其他問題導致,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聲音嘶啞。所以出現聲音嘶啞,大家還是應該要給予關注,畢竟70%-80%的病人,都是器質性問題引起的,需要醫療專業地進行診斷和處理的。
(采訪)主任,關于器質性和功能性聲音嘶啞,像我們平時說話說多了,聲音出現嘶啞,算是功能性的嗎?
人體是一個很奇妙的儀器,人體本身也會有代償的反應,因為我們進化了這么多年,這個精密的儀器它是靠自己代償的,除了和比如說周圍的環境,有共同的一個平衡以外,剛才說的器質性的聲音嘶啞,和功能性的聲音嘶啞,是從醫學上知識上劃分的,但人體不是教科書,也不是機器人,不可能我說出一個菜單,說這是功能性聲音嘶啞,那是器質性聲音嘶啞。比如我們長期說話不當,開始是功能性的聲音嘶啞,后來導致了器質性的聲音嘶啞,器質性以后身體會出現相應的反應,也會出現功能性反應。所以在功能性中有器質性,器質性中有功能性。
所以包括診斷治療的時候,其實這兩個方面都是要考慮的,而且要考慮相互之間的一個平衡,醫生其實在治療的時候,也是需要考慮這種平衡,同時考慮人體自身的一個代償能力。人體的代償能力不一定全是好的,有時候可能也是不好的,可能需要在治療的同時,促進好的這種代償能力,抑制不好的代償能力。
(采訪)聲音嘶啞有很多種原因,不可能對每一個聲音嘶啞都是特別的清晰,都能分辨清楚的。
對,非常對。
2、聲帶麻痹是怎么回事?會導致聲音嘶啞嗎?
(采訪)主任,聲帶麻痹是怎么回事?它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我們知道面肌麻痹,就是面部肌肉不能動了,聲帶麻痹顧名思義就是聲帶不能動了,可以出現不動,可以出現不完全地活動,不完全地聲帶麻痹。
什么原因引起的?大部分是神經,支配聲帶的神經,或支配喉的神經有了問題,導致聲帶麻痹。其實支配喉的神經,專業上進一步來說,分成喉上神經、喉返神經,喉上神經、喉返神經匯總成迷走神經,這幾個神經在經路上出現了問題,都會出現聲帶麻痹。
當然還有比如顱底的病變,除了喉神經以外,還有喉神經相關的幾組后組顱神經,同時出現問題的話,聲音嘶啞的程度、病變程度會更復雜。
一般來說聲帶麻痹主要是因為,喉的相關神經出現了問題,導致聲帶完全和不完全地運動障礙。是不是喉返神經或喉神經出現了問題,都會導致聲帶麻痹?都會導致聲音嘶啞?不完全是,如果支配兩側聲帶的神經出現問題,有可能出現的癥狀是呼吸困難,在臨床上也要特別關注。
(采訪)主任,聲帶都已經麻痹不能動了,還能正常說話嗎?
問得非常好,有的病人來就診,無論是特發原因,或者做過甲狀腺手術,手術可能碰到喉返神經了,出現聲帶麻痹,下一步怎么辦?聲帶麻痹能不能恢復?
一般情況下是這樣,為什么說人體的代償能力非常大,是因為經過那么多年的進化,很多原因都會導致聲帶麻痹,但是聲帶麻痹以后,第一個不一定都會出現聲音嘶啞,第二個也可能不會出現長久的聲音嘶啞,為什么?因為聲帶是雙側的,比如一側聲帶不能動了,另一側可以代償。
有一部分病人因為手術或者其他原因導致的一側聲帶麻痹,另一側很好的代償,第一個,可能不一定聲音嘶啞,或聲音嘶啞那么重。第二個,經過一段時間代償以后,另一側聲帶可能能夠替代它的功能,有一些病人聲音嘶啞,經過功能康復以后能夠恢復。
(采訪)這個時候病人已經恢復了,聲音也沒有影響了,就相當于治好了嗎?
對,這個問題問得特別好。一側聲帶替代了功能以后,跟病人不同的要求有關系,一般發現聲帶麻痹后,從發病開始算半年左右是代償的時間,我們會告訴病人,如果半年以后聲音嘶啞改善不明顯,可以過來復診。
是不是聲音嘶啞改善明顯了,病人就可以不就診了?這要取決于什么?第一,病人對聲音的要求程度。第二,看他的職業是什么。
為什么會說這樣?有的病人是搞聲樂的,唱歌的,他可能說,大夫,我說話沒有問題,但是唱高音的時候唱不上去,這種情況下我們可能要處理。還有病人說,大夫,我正常交流沒有問題,但是我喊人的時候喊不出來,聲音的穿透能力還沒達到正常,這種情況下還要繼續處理。
有的病人說還有一些聲音嘶啞,不是很重,也可以耐受,不會影響我的生活質量,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會說那就好。因為發音畢竟是人體的一個功能,如果覺得已經滿足生活、工作需要了,就可以觀察。
(采訪)要不要繼續處理,跟患者個體的需求也是有關系的。
對。
3、聲音嘶啞的患者音色、音調、音量有哪些變化?
(采訪)主任,聲音嘶啞的人,嗓音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一般聲音嘶啞的病人,我們都會和病人進行交流,不建議和家屬交流。家屬經常說,他啞我來替他說,我們說不建議,為什么呢?因為我需要利用短暫的時間,來辨別病人的聲音嘶啞程度。
第一個,我們聽到病人聲音啞,就是和正常的音不一樣,聲音比較粗,比較粗糙。
第二個,還要知道啞的聲音,音高或者音調是不是很正常,因為有時候音調過低或過高,可能也不是一個正常的狀態。
第三個,是不是有氣息聲,說話是不是漏氣,聲音是一個什么狀態。
還有要判別,病人聲音強或者弱,或者說話的時候構音是不是清楚,是不是像含著水在說話,包括說話頻率和韻律,有的病人說話聲音是不是顫,是不是很規律,有時候我們會讓病人發高音、發低音,看看音域的基本變化。
再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其實從病人進診室開始,或者病人從進診室到出診室期間,醫生都要評價病人的聲音,發出的聲音是不是他真的音質。
因為我們知道人的代償能力很強,器官的代償,包括功能的代償,其實有的病人的聲音,聽到的不是他真實的聲音。為什么會這么說?比如年齡特別小就出現聲音嘶啞的病人,他會代償特別高尖的發音,會代償本身不良的音質,所以這種高尖的聲音是修飾過的。還有功能性發聲障礙的病人,他會刻意來模仿,或者聲音過啞或者聲音過低或者過高,這也是醫生需要進行鑒別的。
其實很多方面,包括音質、音高、音強,音長,包括規律性,強度,持續性,都是需要來進行鑒別。
4、聲音嘶啞在什么情況下需要就診?做什么檢查?
(采訪)主任,出現聲音嘶啞之后,什么情況下需要及時來醫院就醫?
問得非常好的一個問題。
聲音嘶啞有可能是功能性的,有可能是器質性的,有可能是短暫的,有可能是長期的,有可能直接影響你短暫的時間,并不影響其他的問題,有可能不光影響生活質量,影響生命質量。
所以第一個,聲音嘶啞如果超過比如3周,3-4周還不好,或者是治療以后并沒有好反而加重,建議就診。第二個,如果聲音嘶啞非常重,同時合并了其他的癥狀,平常的生活常識是沒法解釋的,建議就診,去醫院做一個正規的診斷,和相應的治療。
(采訪)主任,聲音嘶啞的患者,到了醫院之后都會做哪些檢查?
第一,病人來就診以后,我可能要聽他的聲音。聲音嘶啞有哪些特點,聲音嘶啞的程度是什么,是不是真正的聲音嘶啞,嘶啞是器質性的還是功能性的,可能需要辨別。
第二,我覺得需要做喉鏡,一般醫院可能做間接喉鏡、纖維喉鏡,專科醫院需要做頻閃喉鏡,為什么要做頻閃喉鏡?
聲帶它是兩根弦,這兩個弦振動的頻率,一般的喉鏡是看不到的,只有做了頻閃喉鏡,才能看到聲帶振動的特點,可能對診斷和治療提供更好的信息。對于比如搞藝術的人,甚至要看到他的高音區,聲帶是什么樣的振動,低音區聲帶是什么樣的振動,這就是頻閃喉鏡。
還有一種喉鏡叫NBI內鏡(窄帶成像內鏡),濾掉紅光、黃光以后,只剩藍綠光,通過它早期判斷,是不是有癌前病變和早期癌的可能,這是最常用的喉鏡。
還有一種是不是聲帶麻痹,是不是有神經損傷,是不是聲帶不動就是神經損傷,不完全是。當然有條件的醫院,我們建議做喉肌電圖,通過喉肌電圖才能判斷喉肌是不是有問題,神經是不是有問題,神經的問題在哪,神經是部分損傷還是完全損傷,所以有很多檢查需要做。
有的病人說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吃得越來越好了,比如蛋糕、肉、蛋禽,吃得越來越好以后,消化能力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有些病人可能還要做咽喉反流,是不是會影響喉部,是不是會影響聲音。
有些病人要考慮是否和全身有關,還需要做影像學檢查,甚至可能會請相應的科室來做會診,進行進一步更專業的檢查。
聲音嘶啞雖然是很簡單的一個癥狀,但它隱含了很多醫學的問題,也隱含了很多不同的病理狀態,所以根據不同的狀態,我們要選擇不同的檢查來進行除外,進行診斷和相應的治療。
(采訪)主任,這么多種喉鏡,對患者來講做的方法是不是都是一樣的?
不同的喉鏡還是不一樣的,很多醫院可能最基本的檢查我們叫間接喉鏡,拿個小鏡子,用光對一下。后來再發展有了纖維喉鏡或者電子喉鏡,現在用得很多了,就是光纖的東西伸到鼻子、咽部、口腔、喉,甚至氣管去看。頻閃喉鏡它是硬質的內鏡,通過特殊的光閃來看聲帶振動。NBI它是在纖維喉鏡的基礎上,加了一個濾光的功能。
所以不同的喉鏡,其實它的技術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專業的醫生會給不同的病人,選擇相應的檢查。
(采訪)主任,聲音嘶啞的患者做喉鏡之后,醫生在喉鏡下發現聲帶上長了東西,都有可能是什么東西?
聲帶上長一個東西,有可能是說話說多了,用聲不當導致,比如聲帶小結、聲帶息肉,一般是話癆會出現,當然得看原因了,有可能會是這樣。
如果這個病人聲音啞很長時間了,也可能是良性的病變,可能是一個血管瘤或者纖維瘤,脂肪瘤都可以,或者囊腫也可以,也可能是又抽煙又喝酒,說話也不注意,交流基本靠喊,這樣的病人經常會看到,街邊的一個老大爺說話就是油煙嗓,其實就是雙側聲帶都會受到影響,慢性的病變比如任克氏水腫。
當然也可能這個東西,醫生經常說看著不太好,是不是有可能是癌前病變或者是癌,這是醫生可能需要進一步關注的。當然還有炎癥的變化,比如特殊的炎癥,結核,也會引起類似的一個變化,其實很多原因都可以導致它。
(采訪)主任,是不是大多數情況下,患者長的東西到底是小結還是息肉,醫生通過喉鏡就能夠判斷出來嗎?
不是。
人體是特別復雜的一個機體,可能不同的人,不同的病變,甚至不同的人同樣的病變,顯示都不一樣,所以有一部分病變我們能從喉鏡上,大概判出它是良性或者惡性,有部分病變我們很難單純,用喉鏡進行判斷。
如果覺得這個是良性病變,有可能是短暫的發音不當導致的,比如感冒導致的,有可能我會建議他,良性病變有一部分病人保守觀察,部分病人需要手術治療。
如果懷疑這個病人是惡性的,可能會加一個濾鏡檢查,同時有可能我們會建議活檢,建議手術,有一些建議首先做一個影像學檢查,幫我判斷可能是什么。有一些可能會追加一個NBI(窄帶成像內鏡)的光,通過其他光線的反射來看它是什么。
醫生也是希望病變肉眼一下能看到,但是不是所有的病變醫生肉眼都一下能看到,包括不是所有的病變,病理科大夫在顯微鏡之下都能告訴你它是什么。人體是特別復雜的一個機體,可能不同的人,不同的病變,甚至不同的人同樣的病變,顯示都不一樣,所以有一部分病變我們能從喉鏡上,大概判出它是良性或者惡性,有部分病變我們很難單純,用喉鏡進行判斷。
如果覺得這個是良性病變,有可能是短暫的發音不當導致的,比如感冒導致的,有可能我會建議他,良性病變有一部分病人保守觀察,部分病人需要手術治療。
如果懷疑這個病人是惡性的,可能會加一個濾鏡檢查,同時有可能我們會建議活檢,建議手術,有一些建議首先做一個影像學檢查,幫我判斷可能是什么。有一些可能會追加一個NBI(窄帶成像內鏡)的光,通過其他光線的反射來看它是什么。
醫生也是希望病變肉眼一下能看到,但是不是所有的病變醫生肉眼都一下能看到,包括不是所有的病變,病理科大夫在顯微鏡之下都能告訴你它是什么。
(采訪)主任,需要進一步做病理檢查,活檢是怎么取的?
怎么取活檢?我們也在反復交流,反復溝通,采取什么樣的活檢方式,可能要根據病人的病情。第二個,病人的配合程度。第三個,不同醫院的條件來決定。
因為我們知道喉它的位置比較深,取喉部活檢的時候,有些病人比較惡心,很難配合。如果這個病人病情相對比較重,同時病人的配合程度比較差,不是他不主動配合,是因為實在是惡心,反射太強烈了,醫生取不到,可能會建議全麻取活檢。
有些單位可能比如說全麻,包括病人的條件,包括醫生的條件,包括醫院的條件都不太允許的話,也可以采取局麻取活檢,醫生來掌握什么樣的活檢方式更合適。
5、聲音嘶啞,做喉鏡檢查發現聲帶長了白斑,怎么辦?
(采訪)主任,聲帶白斑引起的聲音嘶啞,需要盡快切除白斑嗎?
問了一個特別關鍵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在學術界,大家一直在不斷地爭論,為什么聲帶白斑在臨床上非常重要,而且也是個挑戰?
因為聲帶白斑是一個很形象地描述,聲帶上長了一個白斑,但這個白斑背后隱含的東西很多,聲帶白斑可能有50%-60%,是一個炎性的表現,可能30%-40%是癌前病變和早期癌。
所以一般建議,第一無論是什么樣的聲帶白斑,醫生都建議戒煙、戒酒、合理飲食。因為和聲帶息肉還不一樣,很多病人不是因為發聲不當引起的,因為煙酒刺激、咽喉反流,包括基因突變,包括遺傳因素都有可能。所以建議如果遇到聲帶白斑,第一個,至少把病因去除,戒煙、戒酒、生活規律、防止咽喉反流。
第二個,醫生對于所有聲帶白斑的病人,都建議長期隨診,為什么?是因為有一部分聲帶白斑,50%-60%有可能就是炎癥或重度的炎癥,或者它是一個癌前病變,很輕的癌前病變,即使那樣的病人,有一部分可能隨著時間推移,隨著內環境的變化會出現癌變。所以聲帶白斑的病人一定記住,一旦進入聲帶白斑行列要長期隨診。
一定按照醫生的要求,或者先保守治療,或者手術治療,因為一定要從中篩除癌前病變或早期癌,有可能建議短暫觀察,或者一部分病人建議活檢,或者一部分病人建議手術。
聲帶白斑其實涵蓋的信息量非常大,涵蓋了聲帶的炎癥、癌前病變、早期癌、甚至浸潤癌,都在聲帶白斑里面,所以這樣的病變其實需要特別關注,生活方式的改善,基本用藥,長期隨診,手術治療,預后觀察,可能都要非常規范地來進行。
(采訪)主任,很多患者可能會想,既然聲帶白斑有這種早期癌的可能,是不是一開始干脆切了算了?
問得非常好。
為什么需要醫生和病人不斷地合作?聲帶白斑50%-60%可能是單純的炎癥,有些病人經過戒煙、戒酒,抗酸反流治療以后能基本恢復正常。也有一些病人,可能一直就維持一個比較好的狀態,但有些病人即使生活方式改善了以后,可能還是維持現狀甚至更加重。
醫生來判斷哪些病人需要做手術,有可能恢復正常的一部分病人,其實不用那么積極手術。根據病人的狀態,喉的影像學檢查,和治療過程中的變化,醫生來判斷哪些需要積極處理,哪些可以暫緩處理,哪些可以不處理先觀察,變化相對來說比較大。
(采訪)主任,對于手術治療過的白斑患者,術后還需要進行隨訪和復查嗎?
白斑有很多原因,現在知道的病因是煙酒、反流。其實內環境的變化,很多東西現在醫學并不知道,病人也會問大夫,為什么做完了白斑又長了,一次一次長,有可能就是內環境的變化,包括基因突變,隱含很多潛在的變化我們都不知道,所以建議白斑病人必須長期密切隨診。
我們也遇到一些病人,經常開玩笑,病人做完手術以后非常好,戒煙、戒酒,觀察了幾年,兩三年很好了,過幾年病人來了問他怎么樣了,他說覺得好了很多,又復吸了煙,又喝了酒,所以生活方式再一變化的話,有可能會增加白斑惡變的傾向。
所以建議白斑的病人,無論病理是什么樣的狀態,一定長期隨診,只不過長期隨診的密集度,可能要跟病理相關,醫生會建議什么樣的隨診頻率比較合適。第二個,建議這樣的病人長期規律生活,戒煙、戒酒。
(采訪)主任,隨診的頻率也是每個病人不一樣嗎?
不一樣。隨診的頻率,我們要根據病理的變化,有的病人可能三個月來一次,有的病人可能半年來一次,有的病人是一年來一次。
醫學微視官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