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電建智匯城“雄安之翼”項目入選“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示范項目
近日,雄安·電建智匯城項目43-3地塊“雄安之翼”入選“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示范項目——“面向多場景的信息建筑3D打印軟硬件一體化關鍵技術與裝備”示范工程,成為“中國電建”在雄品牌建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公司在雄安新區成功發展新型建筑工業化與智能建造產業過程中的關鍵節點。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網此前發布的《關于公布智能建造試點城市的通知》顯示,包括雄安新區在內的24個城市(地區)被列為智能建造試點城市。雄安新區作為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排頭兵,積極推進建筑機器人等智慧建造技術產品在生產、施工、維保等環節的應用,形成高水平智慧建造示范項目勢在必行。2023年,為落實“十四五”期間國家科技創新有關部署安排,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啟動實施“城鎮可持續發展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圍繞空間優化、品質提升、智慧運維、綠色賦能、智能建造和低碳轉型等6個方向,共啟動30項項目。“雄安之翼”項目由于其在建筑3D打印智能建造示范應用上的技術先進性和應用規模,成功入選“城鎮可持續發展關鍵技術與裝備”專項智能建造方向的“面向多場景的信息建筑3D打印軟硬件一體化關鍵技術與裝備”項目示范工程,是所有“十四五”入選項目中唯一一個智能建造方向課題的示范項目。
“雄安之翼”作為雄安·電建智匯城地標性建筑,坐落在容東片區的中央主軸上,建筑主體五層建筑,兩翼懸挑,呈白鷺展翅意向,功能為經營性文化設施,包含一個大400座的多功能劇場和100座的報告廳及配套商業辦公。項目總建筑面積為23565.49㎡,地上總建筑面積16232.47㎡,地下總建筑面積 7333.02㎡,建筑密度39.01%,容積率1.47,建筑高度24米。項目外形最具特色之處在于兩側巨大懸挑出來的紅色的“雙翼”,該部分的設計應用數字設計方法,采用改性塑料3D打印技術進行“雙翼”部分的加工建造。利用現場預制生產的模式,即基于移動建筑機器人平臺的高柔性特點,在施工現場快速部署砌模塊化的預制生產工廠,實現高質量高定制化預制構件的現場批量生產。外立面異形表皮部分均為雙曲異形構件,定位難度大,精度要求高,在建造過程中將搭設基于激光定位系統和大尺度無人機三維掃描技術的現場全域感知高精度安裝輔助系統,實現雙曲異形3D打印構件的精準安裝。
“雄安之翼”項目入選“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示范項目,標志著雄安·電建智匯城項目關于新型建筑工業化與智能建造的工作得到充分認可,待項目落成后,將成為國內最大規模的建筑3D打印應用工程,代表中國電建和雄安新區在智能建造技術領域的先進性、創新性、引領性上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將為“十四五”期間建筑業智能建造水平和城鎮可持續發展水平、以及國家新型建筑工業化與智能建造發展提升樹立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