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電網全力融入和服務廣東“百千萬工程”
累累荔枝紅遍枝頭,綠樹婀娜竹影婆娑,青磚黛瓦綠意盎然,光伏板在屋頂閃耀,新能源汽車在寬闊平坦的路上行駛。這是南粵鄉村大地上的生動景象,也是廣東全面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下簡稱“百千萬工程”) 的縮影。從開局起步到加力提速,廣東正奏響一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協奏曲”。
南方電網公司主動融入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全面推動電力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加快推動縣域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推進強縣促鎮帶村,不斷提升城鄉電力服務均等化水平,助力“百千萬工程”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筑好發展巢 滿格電力注能鄉村產業
小滿時節,自湛江至汕頭,400萬畝荔枝簇簇果實結在枝頭,這是廣東種植面積最大的特色水果產業。果農們忙碌地穿梭林間給荔枝樹灌溉、施肥、除蟲,在電動噴泵的加持下,荔枝樹灌溉效率明顯提升。
效率提升的遠不止種植環節。在茂名,“小特產”正成為撬動百億產值的“大產業”,背后是強勁可靠大電網注入的澎湃動能。
為搶在荔枝季前完成電網改造,廣東電網公司茂名高州供電局根子供電所通過“整線(成片)項目”快速立項,致力解決配網重過載、低電壓等用電問題,進一步提升茂名高州市根子鎮配網供電質量。“改造完成后,今年用電高峰期,274個‘田頭小站’和各個合作社可將冷庫、烘干爐等電氣設備同時投入使用,進一步擴大加工規模,持續開拓當地果農致富的新道路。”根子供電所副所長王政輝介紹。
電力注能鄉村特色農業蓬勃發展,也支撐著未來產業轉型升級。
汕頭市濠江區依海而立,深圳—汕頭產業轉移合作園區正在此處規劃建設。未來該區將重點發展電子商務、創意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推動汕頭紡織服裝、玩具創意和食品產業的數字化轉型。
為滿足產業轉型用電需求,廣東電網公司汕頭濠江供電局成立“自動化應用水平提升”“智能臺區改造”“寬帶載波改造”3支黨員突擊隊,對配電線路270個節點進行自動化升級,打造全鏈路可觀、可測、可控的數字配電網;依托智能電表完成臺區到戶的電壓電流數據采集,完成全量12萬用戶電表通信模塊改造。作為廣東省電網全域光纖示范單位,該局在主干道沿線、各社區村居開展總長度360公里的光纖建設,力爭于2024年底前實現電網光纖全域覆蓋,搭建數字信息高速通道。
自2023年以來,廣東電網公司已建成汕頭濠江新型城鎮化配電網示范區、汕尾新電氣化示范村、清遠連山農村微電網示范項目等13個各具特色的配電網示范區,服務“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為當地產業注入源源不斷的澎湃動能。
筑好生態巢 清潔用能扮靚和美鄉村
青磚灰瓦間,潺潺溪水處,在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如此美景隨處可見。作為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廣東“百千萬工程”首批示范村,碧江村正多維度改善古村人居環境,促進村落可持續發展。廣東電網公司佛山供電局結合市政景觀提升方案,統一規劃建設電力工程,做到景觀協調與電網提升相結合,將在碧江村新建配變6臺、增容1臺,切實提高碧江村電壓合格率和供電可靠性,有力支撐碧江村全面電氣化。
在東莞市虎門鎮,鄉村生態另有一番“光”景。走進時藝時裝制衣有限公司,一排排深藍色光伏板整齊排列在廠房屋頂。該公司負責人王穗生介紹,該光伏項目可滿足工廠三成用電需求,每年可節約電費成本約95萬元。
虎門鎮的服裝服飾生產企業近3000家,賺取“陽光收入”正成為新時尚。截至目前,廣東電網公司累計并網投運分布式光伏項目18.6萬個,累計并網容量達1773.36萬千瓦。
在廣袤鄉村大地上,新能源汽車也成為村民們的“新大件”。據中汽協充換電分會統計,從2022年到2023年,農村電動汽車的滲透率從4%上升到17%。新能源汽車下鄉提速,背后是鄉村充電基礎設施和充電服務的日漸完善。
廣東電網公司在全網率先實現省內鄉鎮1123個公共充電設施全覆蓋。截至3月底,在村級行政區建設充電站點1736個、充電樁0.9萬支,推動實現新能源汽車“出得了城、下得了鄉,回得了家”。2023年,廣東電網公司供電區域充電設施在線率達到94.02%,用戶一次充電成功率達到92.15%,讓“充上電”變為“充好電”。
筑好希望巢 扶志扶智增彩鄉村未來
引人才、育人才、留人才,鄉村才能有未來。
2021年,南網儲能公司的閔元科和王曉舟作為廣東省鄉村振興首批駐鎮幫扶干部,來到廣東省韶關市新豐縣回龍鎮開展為期三年的駐鎮幫鎮扶村工作。
通過多地走訪調研,他們發現,回龍鎮城鎮化率低,教育發展基礎薄弱。如何讓這里的兒童學有所得,彌合與城鎮教育的差距?從閱讀入手是一劑良方。
閔元科、王曉舟和其工作隊密切與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新豐縣教育局對接溝通,依托南網知行教育發展基金,推動建成了回龍鎮中心小學南網知行書屋,編織起孩子們閱讀夢想。
在廣東,像這樣的南網知行書屋共有55間,惠及小學生超6萬名。到2025年,廣東地區將建成100間南網知行書屋。
作為一個開放平臺,南方電網公司在南網知行書屋開展讀書節、夏令營、小記者等活動,引導孩子們由知入行,讓教育為鄉村人才孵化插上翅膀,助推鄉村全面振興。未來,南網知行書屋將聚合更多志愿者資源,在部分書屋開辟科普專區,配置電力科學趣味實驗裝置,開辦科普課程。
扶智,激發教育的巨大能量;扶志,則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把人留在鄉村。深圳供電局堅持“造血式”扶智與扶志相結合的幫扶思路,在廣東省河源市元善鎮撒下了產業勃興的希望種子。
走進元善鎮密溪村蔬菜大棚,大片綠油油的蔬菜長勢喜人,村民劉桂芳正在大棚里忙碌著。“我來基地干活,一天就可以賺100多元,不用出去打工了。”劉桂芳說。
該項目由深圳供電局自籌資金170萬元建設,開發用地110畝,已建設大棚8.5畝,配套建設自動噴灌設施、冷庫、冷鏈體系。密溪村駐村第一書記黃志平介紹,該基地年產蔬菜約5萬噸,創造經濟效益可達200萬元,有效帶動超30名村民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