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大“烤”開“涼”方 國家電網保電有力
8月以來,全國多個地方特別是江南地區的高溫天氣愈演愈烈,浙江、江蘇、上海等地局地日最高氣溫甚至突破當地歷史極值。熱浪滾滾,如同火爐。
在高溫炙烤中,如何保障電力供應、軌道交通等基本設施的正常運行?我們來看一看各地采取了怎樣的措施,來減少高溫給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
“我們已經到達指定位置,準備開始工作。”
“開始作業。”
除了保障戶外工作者的人身安全,高溫天氣下保障電力供應也非常緊迫。這天一早,國網響水縣供電公司配電運檢班副班長孟鵬就帶隊前往維修現場。工作人員在夜間紅外測溫時發現了這條線路的故障隱患,為了不影響用電,他們需要帶電作業,更換分段開關。
“作業人員正確使用好安全防護用品,地面禁止有人逗留。”
8月以來,江蘇連日高溫,多地發布高溫橙色預警,用電負荷高位運行。為了應對高溫,當地提前制訂了保障預案,加強對重載變壓器的運行監測,提前組建應急搶修隊伍,部署搶修人員和車輛開展不停電作業。
“主線電流50安,旁路30安,引線電流20安。”
國網響水縣供電公司帶電作業人員 張海洋:“分流正常,引線搭接可靠,可以繼續工作。”
國網響水縣供電公司配電運檢班副班長 孟鵬:“現在外面氣溫已經有35攝氏度了,我們在地面都熱得不行。他們(帶電作業人員)穿戴全套絕緣防護用品,已經完全濕透了。”
經過處置,隱患被排除。高溫高負荷下電力線路的安全隱患不止這一處。
“好,收到,我們馬上過去。”
帶電作業剛結束,孟鵬他們又接到某小區電力的搶修電話,顧不得身上的汗水,迅速奔赴下一個現場。
這一天,浙江安吉山里頭迎來了幾輛黃色的“大家伙”,這是國網湖州供電公司為保障當地用電而調配來的2000千瓦中壓發電車。
國網湖州供電公司余山供電所技術員 陸洋:“我們這個區域里有很多民宿、農家樂和景區,夏天游客非常多,導致用電負荷急劇增加。”
連日來,當地最高氣溫超過了40攝氏度。
陸洋是國網湖州供電公司的技術員,他深知山區供電能力總體有限,旅游旺季再加上高溫炙烤,給供電主線路帶來極大考驗,也給陸洋和同事們帶來了技術保障的巨大壓力。
國網湖州供電公司余山供電所技術員 陸洋:“高溫會帶來線路老化的加劇。”
中壓發電車的到來,大大緩解了用電負荷的壓力。這天清晨,陸洋和同事們早早就出發,趕赴點位調試發電車。
中壓發電車是一種車載可移動分布式電源,像一臺移動的巨型“充電寶”,能直接輸出10千伏的高壓電,通過架空線路接入配電網,發揮臨時電源的作用。
“現在是9點54分,發電車已經到位,接入完成,調試完畢,下一步準備發電。”
據了解,受到高溫影響,7月以來,截至8月6日,國家電網經營區負荷四創歷史新高,首次突破11億千瓦,最高達11.8億千瓦,同比增長9%。華北、華東、華中、西南等4個區域電網及江蘇、浙江、山東等16個省級電網負荷68次創新高。
為了應對高溫天氣,國家電網統籌調配全網資源,大范圍開展跨區跨省送電,通過“西電東送”“北電南供”,實現電能余缺互濟、精準匹配,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