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家壩灌區工程真溪支渠達到通水條件
8月12日,四川省向家壩灌區工程傳來喜訊。經過數月奮戰,百匠林渡槽完成最后一跨槽身澆筑,標志著向家壩灌區真溪支渠基本達到通水條件,為灌區全線通水奠定了堅實基礎。
百匠林拱式渡槽全長534米,是向家壩灌區一期一步工程標志性建筑,也是灌區三座采用“簡支梁式+拱式渡槽”設計中規模最大的一座。渡槽巧妙融合簡支梁與拱式結構特點,組合發揮各自優勢。尤其是四跨拱式部分,每跨60米,其間聳立的空心墩排架高42米,結合拱圈采用的大弧度雙肋設計,百匠林渡槽成為全線跨數最多、支撐體系最復雜、技術難度最大的渡槽,展現出工程設計的宏偉與施工的精湛。
施工過程中,項目團隊勇于創新,面對材料運距遠、施工精度要求高等困難,出實招解難題。一是優化支撐體系,采用“鋼管柱+貝雷片+鋼管柱間抱箍連接件”形式替代傳統滿堂腳手架,拆裝方便,安全可靠。二是用高精度槽鋼弧形支撐架精確控制拱圈底模弧度,提升拱肋施工質量和效率。三是建立智能拱圈施工管理作業體系,通過自動化拱圈施工監控設備與數字化智能化建造管理系統平臺,加強監控量測,提升模版拼裝、拱圈合龍等關鍵環節施工可靠性。
向家壩灌區工程是四川省“一主四片”水生產力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四川積極爭創全國水網先導區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工程建成后,將覆蓋四川省宜賓市、自貢市、內江市、瀘州市4市21縣和云南省水富市,解決灌區內530萬畝農田灌溉,生產和生活用水問題,保障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業生產,對推動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鄉村振興和實施國家“藏糧于地”戰略具有重要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