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一久久高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久久国产影视免费精品-久久国产影院-国产激情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協會動態 > 會員動態

草原風光繪就無限新綠

來源: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            發布日期:2024-08-29            點擊量:

  在幅員遼闊的內蒙古,不止有“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旖旎風光,更有“頭頂有風光、腳下有煤炭、手中有電網”的資源稟賦,綠色能源奔騰澎湃,順著銀線向東、向北,向潮流負荷的頂峰流去。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能源工作,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推動能源供給革命,建立多元供應體系。立足國內多元供應保安全,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著力發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氣、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體系,同步加強能源輸配網絡和儲備設施建設,為新時代國家能源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內蒙古電力集團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堅持心懷“國之大者”“區之大計”,在勇擔使命,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統籌優化電網主干網架,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的新型電力系統,為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提供安全可靠的電力保障。

  聚力讓電網結構更優

  十年來,內蒙古電力集團秉持“寧可電等發展、不讓發展等電”理念,加快500千伏主網架建設進程,錨定新能源倍增目標,形成支撐有力、配置靈活、保障消納的新能源送出主干網架,保障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網對網”外送,為自治區完成好兩件大事貢獻蒙電力量。

  隨著自治區經濟快速發展,電力負荷規模大幅增長,西部的烏海超高壓供電公司和東部的錫林郭勒超高壓供電公司順勢建立。從荒蕪的巴丹吉林沙漠到鶯飛草長的烏珠穆沁草原,蒙電人的足跡遍布內蒙古8個盟市,支撐起企業、居民、農牧民的生產生活用電需求,點亮萬家燈火。

  2018年7月,百靈500千伏變電站投運,解決周邊34個新能源場站的電能送出問題。2022年11月,伊和烏素500千伏輸變電工程(鴻沁湖500千伏變電站)正式投運,為庫布齊沙漠的風光資源提供電網接入點。2023年10月,浩雅500千伏輸變電工程線路貫通,滿足了阿拉善敖倫布拉格160萬千瓦清潔能源的外送需求,極大推動該地區綠色能源產業的發展。同年11月,歷時10個月的谷山梁500千伏輸變電工程正式建成投運,總投資4.94億元,滿足200萬千瓦光伏治沙項目并網送出需求,為京津冀地區電力供應提供堅強保障。

  紅梁500千伏變電站投產,滿足了四子王旗地區4條風電間隔接入送出、烏蘭花地區225千瓦風電項目并網需求;內蒙古電網最西端的阿拉騰500千伏變電站將500千伏主網架向西延伸200余千米,大幅提升阿拉善北部區域新能源外送能力……新能源匯集站的相繼投運為清潔能源開發、供應、并網、消納提供堅強電力支撐。

  在草原腹地、邊陲村落,能源供應也更加可靠,新能源供電牧戶轉網電、邊防執勤點通電、煤改電、充電樁建設等重要民生工程提供充沛電能。

  乘著能源安全新戰略的東風,內蒙古電力集團全力優化電網結構,全面提升供電能力,蒙電人走進草原、邁過戈壁、穿越沙漠,用銀線串聯起電力能源大動脈,成為助力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

  著力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探索多元供應體系的更多可能性是能源供給革命的重要一環。

  上半年,工業、農業負荷持續增長,電力供需形勢嚴峻。在呼和浩特市東北方向20千米處,呼和浩特抽水蓄能電站如明珠般鑲嵌在大青山腹地,在負荷到達頂峰前開閘發電,在到達谷底前用電抽水,實現勢能和電能的相互轉化,確保迎峰度夏期間電網穩定運行。

  作為電力系統的“超級充電寶”,抽水蓄能承擔著調峰、填谷、調頻、調相、系統備用和黑啟動等多種功能,是當前技術最成熟、經濟性最優、最具大規模開發條件的電力系統綠色低碳清潔靈活調節電源。自2014年機組陸續投產,裝機規模達到1200兆瓦,10年來,累計發電量90億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022.15萬噸。

  2021年9月,國家能源局印發實施《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明確了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形勢下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路線。內蒙古電力集團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快馬加鞭發展抽水蓄能,為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供應提供更大保障。

  2022年5月,烏海抽水蓄能電站正式開工建設;包頭美岱抽水蓄能電站被列入國家《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十四五”重點實施項目;2024年5月,太陽溝抽水蓄能電站水資源論證報告書順利通過審查。

  賀蘭峻逸、胡楊懸翠。在蒼天般的阿拉善,國內首座可獨立運行縣域源網荷儲項目-阿拉善額濟納源網荷儲示范項目成功實現“風、光、柴、儲”新型電力系統運行模式,結束了額濟納旗17年單電源供電歷史,讓偏遠地區電力供給更有保障。

  2023年5月,國內首例廣域純新能源電力系統黑啟動圓滿完成;6月,廣域純新能源電力系統長周期運行試驗圓滿完成;10月,純新能源電力系統離網狀態下短路故障穿越試驗任務圓滿完成……經過3項重大試驗和1次應急實戰,內蒙古電網成功構建國內首個廣域離網純新能源電力系統,實現額濟納旗全域綠電離網不停供的新篇章。


  2021年,全球儲能配置規模最大單體新能源場站——三峽烏蘭察布新一代電網友好綠色電站示范項目首批機組成功并入內蒙古電網。項目總裝機200萬千瓦,配套建設了55萬千瓦x2小時的儲能系統。內蒙古電力集團攻堅克難、鼎力相助,僅用3個月完成配套500千伏線路送出工程。2024年3月,由烏蘭察布供電公司承建的三峽烏蘭察布新一代電網友好綠色電站示范項目二、三期配套220千伏接網工程正式并網送電,助力綠色電站示范項目在能源供給革命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效益。


  一樁樁國內首例、一個個矚目成就,內蒙古電力集團開拓進取、擔當作為,強化新型儲能設備調度管理,積極引導新型儲能頂峰保供發電,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充裕、經濟高效、供需協同、靈活智能的新型電力系統,支撐保障自治區能源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全國新型能源體系構建提供了重要參考。


  努力把“綠電池子”做大


  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發布《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規劃布局方案》,計劃以庫布齊、烏蘭布和、騰格里、巴丹吉林沙漠為重點,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


  2023年11月,在一望無垠的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齊沙漠腹地,蒙電人新建141.272千米銀線,278基鐵塔,蒙西基地庫布齊200萬光伏治沙項目配套線路工程全面投產,全國單體最大的光伏治沙項目正式并網。作為第一批“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投產后能夠實現治沙10萬畝,年均綠電發電量約為41億千瓦時,一片片光伏板匯聚成“藍海”,在沙漠中央大放異彩,能源結構更加綠色、更加低碳。


  沙戈荒環境氣候條件惡劣,高溫、嚴寒、風沙侵襲都可能導致輸變電設備產生安全隱患。如何從政策、技術、管理等環節發力,合理規劃和設計沙戈荒新能源匯集站和輸電線路成為亟須解決的難題。


  光伏、風電靠天吃飯的特性,導致新能源供電比例越高,電網電壓波動越大,危及系統穩定性。2024年5月,內蒙古電力集團第一臺調相機在浩雅500千伏變電站“安家落戶”,在新能源匯集站發揮系統動態無功調節作用,提高電網系統的穩定性,保障敖倫布拉格160萬千瓦風電項目接入送出,將清潔能源通過上海廟至山東±800千伏特高壓注入山東大地。


  內蒙古電力集團統籌科技創新資源,著力研究電網發展格局及強網規劃,著力推動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輸變電工程落地,進一步提高沙戈荒能源基地清潔能源消納能力,改善當地生態環境,對助力“西電東送”、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有著重大推動作用。


  2023年10月,自治區發布《內蒙古自治區新能源倍增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全面推進約2億千瓦在建、待建新能源盡早并網。新能源快速發展利國利民,內蒙古風光資源無限,既要保證綠電生產,更要保證綠電送出。


  能源供給革命不僅體現在對風、光等新能源開發與利用,也體現在清潔低碳高效利用傳統能源。內蒙古電力集團大力推進“風光水火氫儲”一體化,促進能源轉型和綠色發展,積極推進煤電機組節能降耗、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合”改造,增加機組調節能力,助力打造清潔高效煤電系統,加快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


  2023年11月,內蒙古電網新能源發電電力占比首次超過常規電源。截至2024年7月,內蒙古電網新能源裝機5373萬千瓦,新能源發電量一路攀升再創歷史新高,達到583億千瓦時,占全網發電量25.2%,助力自治區打造新能源產業高地。內蒙古電網正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加快推動能源供給革命,為提升自治區能源產業“含綠量”匯聚起強大力量,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聯系我們

通訊地址:北京市豐臺區西四環南路35號中都科技大廈3層 、  北京市西城區白廣路二條1號

網絡技術支持:北京中電建科技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電話:010-83259999、010-63415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