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組織與莫斯科動力學院、蒙古能源部、蒙古國家委員會聯合舉辦能力建設培訓
9月24日,合作組織東歐中亞辦公室與莫斯科動力學院、蒙古能源部、蒙古國家委員會聯合舉辦可再生能源并網技術主題能力建設培訓。莫斯科動力學院校長羅加廖夫、蒙古能源部可再生能源司司長沙格達蘇倫、蒙古氫能協會經理巴爾多吉、合作組織經濟技術研究院專家圍繞可再生能源并網技術、可再生能源促進政策、氫能技術發展和風光資源評估進行授課。
羅加廖夫校長以“分布式能源:問題、挑戰和前景”為主題分享了俄羅斯在發展可再生能源方面遇到的困境,以及莫斯科動力學院為此提供的解決方案,為解決可再生能源發電出力不穩定問題,俄羅斯開發設計了具有可再生能源和儲能綜合體的自動控制系統,此外,莫斯科動力學院正在開發用于風力發電的CAD系統,以響應國家能源部門提出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裝備本土化目標。
蒙古能源部可再生能源司司長沙格達蘇倫作東南亞電力系統互聯現狀講座,介紹了蒙古各地區電力生產和進口情況、蒙古政府的“2050愿景”政策文件和2024-2028年行動計劃,強調與東北亞國家合作實施亞洲能源網計劃,以及為可再生能源提供上網電價的政策以及利用戈壁沙漠的可再生能源生產清潔能源,并將其輸送到東北亞地區的計劃,還強調了東北亞地區在全球經濟、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中的重要地位,列舉了東北亞電力系統互聯互通項目對蒙古國和整個東北亞地區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好處。
蒙古氫能協會經理巴爾多吉作可再生能源的并網技術講座,展示了蒙古國在太陽能、風能和地熱能方面的潛力,包括理論裝機容量和年發電量。2021至2023年蒙古國電力公司和合作組織進行了一項研究,計劃在蒙古國和中國之間建立46個電網連接項目,并開發三個太陽能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約為500GW。蒙古國的戈壁地區擁有足夠的熱電聯產資源來供應東北亞地區。東北亞地區占全球能源消費的35%和全球空氣污染及溫室效應的40%,區域能源合作對所有利益相關者利好。
合作組織經濟技術研究院專家作亞洲可再生能源評估與開發研究講座,介紹了合作組織自主研發的全球清潔能源資源評估與開發規劃分析平臺GREAN,講解了有關數據方法和模型參數,給出了科學、系統的全球風光資源多維度評估成果,深入探討了亞洲資源潛力與基地宏觀選址規劃,重點介紹了蒙古國風能案例和中亞各國的評估成果。
俄羅斯國家電網公司、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莫斯科動力學院、蒙古電網公司、蒙古氫能協會、蒙古國家委員會、哈薩克斯坦國家委員會等機構200多位代表參加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