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充電服務能力 護航國慶假期綠色出行
如今,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加入到出行大軍。為了保障新能源車主暢快出行,全國多地通過加大老舊充電樁設備更新力度、投運超級充電站等舉措,提升充電能力。
江蘇不久前對全省220座高速服務區的850臺充電樁全部完成以舊換新,這也是我國首次開展省域高速服務區充電樁大規模設備更新。更新后,充電樁單槍平均功率由60千瓦提高到80千瓦,新能源汽車平均充電速度提升35%。
國網鎮江供電公司市場營銷部副主任 吳含青:“結合此次充電樁設備更新,我們還將為充電樁加裝溫度傳感等監測裝置。”
在山東淄博,當地供電部門對部分投運較早的充電樁進行改造升級。在一處新能源公共充電站,記者看到,4臺老舊直流充電樁升級改造后煥然一新,充電功率由以前的120千瓦提升到現在的240千瓦,充電等待時間縮短了一半。
近日,國家電網在北京、安徽等地投運一批超級充電站。安徽蕪湖不久前剛剛建成投運了新一代全液冷超級充電站,這種充電設備功率大、充電穩,補充續航400公里僅需10分鐘。
新能源車車主 張金會:“這個充電樁速度特別快,不到10分鐘就充好了。以前的話大概要40分鐘左右,對我們遠程出行確實方便多了。”
我國一直在加快充電樁的布局,讓新能源汽車緩解出行的補能焦慮。
未來,隨著高速公路越來越智慧高效的補能網絡逐步織密,新能源汽車出行也將更加便捷。
在天津,當地電力部門在京滬高速王慶坨服務區充電站提前部署了12臺可移動式應急充電樁,滿足激增的臨時充電需求。
在G60滬昆高速楓涇服務區,記者看到一臺智能移動充電機器人正準確到達充電站內停車位,自主為新能源車充電。
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營銷部智能用電處處長 吳丹:“使用部署移動充電機器人,每臺智能移動充電機器人容量為100千瓦時,最快半小時就能為新能源車充電至80%以上。”
與此同時,我國還加大充電樁的建設。截至8月底,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已累計建成充電樁2.88萬個,北京、遼寧、吉林、上海等地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設施覆蓋率達到100%。
目前,全國已經有超過1/3的省份將充電設施布局到了所有鄉鎮,現在我國樁車增量比為1:3,充電樁增長速度能夠基本滿足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