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昆明東川發展變化看“優東提西、強地帶縣”實施成效
東川,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最北端,有色金屬資源豐富,被譽為“千年銅都”。近年來,東川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綠色低碳轉型深入推進,對優質高效電力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發展中促進相對平衡。南方電網公司作為能源電力央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推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的決策部署,實施“優東提西、強地帶縣”。自2022年開始,深圳供電局等單位先后派出掛職干部前往昆明東川供電局掛職鍛煉。兩年來,這些掛職干部以自身為橋梁,為東西部地區發展先進經驗流動、人才資源與物資互濟打通渠道。昆明東川的蝶變,正是這座“橋梁”發揮作用的生動寫照。
因地制宜
活用“深圳經驗”賦能電網升級
2023年,東川供電局第三方客戶滿意度由84分提升至86分,創歷史新高?!皟煞帧边M步,背后是該局全體的“十分”努力。
配電網作為電力供應的“最后一公里”,配網質量直接關系著人民群眾的用電質量。來自深圳供電局的張斌掛任東川供電局副總經理,負責配網規劃和生產工作。一接手工作,他便謀劃著對東川城區兩座東西配電房“開刀”。
由于自然條件惡劣,歷史遺留問題復雜,東川的供電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薄弱。于2000年建成投產的東西配電房關系著整個城區的供電,由于設備老舊,供電模式也非環網供電,線路一旦故障,影響范圍較大。
事關人民群眾用電的獲得感、幸福感,配電房必須改造。張斌介紹:“我們引入了深圳的網格化規劃理念,根據負荷、道路位置將東川城區配網線路劃分為8個網格,構建標準化網格模式,建設東川高品質供電示范區,目前已在城區落地3個網格化改造項目。”
截至目前,東川區客戶平均停電時間較2022年下降66%,進入“3小時內”,城區配網線路實現100%自愈。
站在東川區花溝村抬頭望去,桿上斑駁掉漆的電表箱,與山巒秀麗、藍天連綿的美景格格不入。“這些上桿的電表不僅影響村容村貌,對用戶而言,還有搶修成本高、運行維護難等問題,安全隱患也很突出?!睊炻殩|川供電局總經理郭廣介紹。
在走訪調研后,該局決定開展電表上墻計量改造?!耙环矫妫覀兩罨舐搫?,推動區政府將低壓隱患治理納入區高質量發展大會重點議題;另一方面,我們專門建立了隱患治理五人小組協調機制,要求改造相關方同步到場,做到當天溝通,當天開工?!惫鶑V說。
目前,東川共有657個臺區存在桿上計量隱患,現已完成今年任務的65%,預計到明年年中完成全部臺區改造。
穿針引線
深化物資人才雙向交流
8月15日,深圳供電局首批無償直送東川物資順利到達昆明東川,跨省物資調配在全網尚屬首例。其中,6臺變壓器在到達當天便直接應用在區重點民生項目中。
“我們發揮自身人熟地熟優勢,先后兩次赴深圳對接調撥流程,并實地到倉庫核實拆舊物資情況,實現‘深圳—東川’再利用物資常態化調撥。”掛職東川供電局建設管理部經理王卿瑋介紹。
“真誠幫、用心扶、能吃苦、成績好?!睎|川供電局黨總支書記王正義高度肯定了來自深圳供電局的掛職團隊,“深圳的同志為我們東川搭建了一座東西互濟的橋梁!”
“橋梁”的作用仍在發揮。目前,昆明供電局已陸續派出32人前往深圳供電局跟班學習,邀請了深圳供電局4批次20余人次技術技能專家來滇交流。
對于深圳掛職團隊而言,“東川經驗”也為解決“深圳問題”提供了寶貴參考。“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中充分調動和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如何將稟賦劣勢在管理中轉化為優勢?這些問題,東川給了我們答案?!惫鶑V說。
“關鍵在人。”在昆明供電局人資部主任袁峻看來,人是解決資源分配問題的關鍵。該局通過創造人才干事創業的空間、給予人才間交流互鑒的機會、匹配人才能力的激勵機制,充分激發人才的創造力。
“要把管理干部和技能專家放到一線鍛煉”,在這樣的原則下,昆明供電局現已建成跨地縣、跨地州、跨省、跨國以及政企聯動跨平臺的人才交流機制。
合力共濟
助推“千年銅都”產業向新
正是來自深圳供電局、昆明供電局等地掛職干部們的努力,先進東、西部經驗共濟為“千年銅都”東川的產業轉型筑起堅實的電力保障。
走進位于東川產業園區的宇澤單晶硅項目生產車間,耳旁傳來機器轟鳴聲,工人們正在為即將投產運行的生產線做調試。
“目前,一期和二期項目預計年增電量8億千瓦時,東川售電量將翻倍增長,預期年產值規模將超過80億元?!睎|川產業園區宇澤單晶硅項目用電負責人茹朝貴介紹。該項目正式投產后將拉動當地就業超1000人,普通一線生產工人薪資最高可達7000元,讓人民群眾在家門口好就業、就好業。
作為東川歷史上投資體量最大、年產值最高的項目,宇澤單晶硅項目同時被納入云南省“重中之重”項目。東川供電局創新服務模式,優化電力營商環境,積極探索與東川產業園區建立“電力+園區”聯席辦公室,深化政企協同?!拔覀兂掷m運轉部門經理、客戶經理、技術經理和商務經理‘四經理’服務模式,開辟綠色通道全力保障重點項目用電?!睊炻殩|川供電局市場營銷部經理鄭誠然說。
東川的文旅產業也迎來新機遇。2023年全年,東川區接待游客362.33萬人次,同比增長22.1%。旅游總收入36.08億元,同比增長47.9%。為適應當地旅游業的迅速發展,東川供電局建立“四及時四早”辦電機制,確保企業需求早知道、項目早施工。
一系列數據見證著“橋梁”帶來的改變:2023年,東川供電局一流指數評價提升至83分,首次達到國內一流企業水平;客戶平均停電時間較2020年減少90%……東川仍在向新而行。而在南方五省區,隨著“優東提西、強地帶縣”走深走實,更多“東川經驗”將持續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