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電奔涌出北疆 動能澎湃送齊魯
——雙井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成投運
金秋時節陽光普照,在鄂爾多斯市上海廟經濟開發區采煤沉陷區,數十萬塊光伏板源源不斷地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10月31日,由鄂爾多斯供電公司建設、烏海超高壓供電公司負責運維的雙井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啟動任務順利完成,標志著鄂爾多斯采煤沉陷區400萬千瓦新能源項目外送配套輸變電工程全部完成建成投運。該項目目前是自治區最大的500千伏新能源匯集項目,單次輸送能力達300萬千瓦。
鄂爾多斯采煤沉陷區400萬千瓦新能源項目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確定的第二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為滿足新能源項目的匯集送出,集團公司投資約4.76億元實施建設配套城川500千伏變輸變電工程(已于7月1日投運)、雙井500千伏變輸變電工程,每年可將約72.8億千瓦時清潔電能通過上海廟至山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通道外送至山東地區消納。
電網建設加速跑 踔厲奮發勇擔當
今年以來,內蒙古電力集團緊抓快干,增綠電促消納,加快推動沙戈荒大基地新能源匯集外送。鄂爾多斯供電公司的新能源電網規劃建設投資量和任務量達到歷史頂峰。承擔建設500千伏輸變電工程是非常之責,需用非常之力、需下恒久之功。
在面對雙井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設時間緊迫、任務繁重、技術難度高等多重考驗下,鄂爾多斯供電公司認真落實上級各項決策部署,創新管理手段,加大資源投入,形成上下聯動、部門協同的工作機制。創新使用500千伏輸變電工程EPC總包模式,全面提升建設施工速度。搶抓政策機遇,找準發力方向,集中優勢資源向工程一線傾斜,自覺加壓奮進,制定“9·30”攻堅計劃,明確“任務書”“時間表”和“路線圖”,將任務細化、量化到人、具體到事,舉全員之力推進項目竣工。充分發揚“支部建在連上”光榮傳統,在變電站施工現場成立臨時黨支部,設立業主項目部、施工項目部、監理項目部黨員責任區,每名黨員以身作則、各司其職,推動工作高效開展。同時,充分發揮中樞紐帶作用,通過書記項目、結對共建、黨建聯盟等方式,統籌各專業部門、單位資源合力,解決難點、堵點,多舉措加快工程建設進度。
馬智是雙井500千伏輸變電工程的項目經理,自項目開工之日起,便將施工現場視為自己的家,連續7個月堅守在施工一線,無論是炎炎夏日還是寒風刺骨的夜晚,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9月初,工程施工進入關鍵時期,面對持續20余天的陰雨天氣,馬智與施工團隊并肩作戰,嚴格按照集團公司投產計劃,多次組織參建單位召開專項推進會議,以“日”為節點倒排工期,緊密跟蹤施工進度,及時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施工高峰期高達400余人同時作業,全力確保工程進度和工程質量。馬智對工程細節的把控達到了極致,從設計圖紙的審查到施工方案的制定,從材料選購到現場安裝,每一個環節都認真對待,他的堅守和付出為整個工程順利推進提供了有力保障。
7月1日,鄂爾多斯供電公司承建的首個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城川500千伏輸變電工程投產;9月13日,該公司承建的泊江海500千伏輸變電工程投產;10月24日,該公司承建的雙井500千伏輸變電工程投產。一座座變電站拔地而起,一條條“綠電”能源動脈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電能。今年,在首次承擔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設的背景下,高質量完成3項關鍵工程,以實績彰顯責任,以行動詮釋使命擔當。
攻堅克難抓驗收 勠力同心保投運
變電站的投產并非一蹴而就,這背后凝聚著無數人的辛勤付出與努力。為保障工程順利投產,自今年8月份起,烏海超高壓供電公司選派變電運行、繼電保護及自動化、變電檢修、高壓試驗、信息通信等7個專業共計50余人,全力做好變電站投運前的各項驗收工作。
在雙井500千伏變電站驗收啟動團隊中,站長金俊臣是個言語不多卻心思細膩之人。今年3月初,他舍棄與家人相處的溫馨時光,歷經106天,出色完成城川500千伏變電站驗收啟動工作。隨后,他又迅速投入到雙井500千伏變電站驗收啟動工作中。如今,再次面對變電站投運的艱巨任務,他化壓力為動力,從設備安裝、調試,到主控樓房間規劃、布置,事無巨細、精細把控。
驗收啟動小組成員從項目前期便參與其中,實施全過程技術監督,對隱蔽工程關鍵環節加以管控。前期站內辦公居住條件不足,小組成員每天早晨7點出發,沿著23千米蜿蜒曲折的小路抵達站里開展驗收工作,夜幕降臨后再集中整理辦公材料至晚上9點才返回住處。他們每日穿梭于設備區、項目部、主控樓之間,按照時間節點倒排各項工作,逐一明確負責人、工作標準及截止日期,確保各項工作高質量、高標準完成。
10月20日晚8點,在雙井500千伏變電站5022斷路器設備旁,修試管理處驗收負責人王蒴和同事吳靖,仍在與廠家工作人員商討儲能時間異常的整改方案。雙井500千伏變電站啟動送電在即,前期驗收中發現5022斷路器B相儲能時間異常,這一問題關乎送電成敗,必須盡快找出問題根源。發現問題后,王蒴立即與調試人員和設備廠家進行排查,并制定整改方案,成功消除了影響送電的安全隱患。
雙井500千伏變電站保護調試項目繁多,二次設備多達110余套。王蒴介紹,雙井500千伏變電站為智能變電站,與常規500千伏變電站有所不同,驗收時間緊迫、任務繁重,驗收組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實時調整驗收計劃,合理分工,切實提高驗收效率,確保工程按時按質完成。
據悉,設備驗收是變電站投產啟動的關鍵環節,驗收質量直接影響設備運行水平。驗收人員根據工作內容和人員工作經驗等特點進行小組分工,兩人一組、互相監督,確保驗收質量,不放過任何一個死角。小組成員編制了詳盡的設備驗收措施和指導卡,針對不同類型的設備,列出詳細的驗收條目及驗收標準,由驗收人按照指導卡內容逐一進行檢查確認,確保驗收不漏一個項目。此外,對于驗收期間發現的問題,及時與項目部、設備廠家等相關人員溝通接洽,確保問題能夠及時對接并妥善處理。
匠心調試筑精品 實干擔當展作為
在工程調試的關鍵階段,內蒙古電力科學研究院的技術團隊秉承釘釘子精神,對每一個技術細節進行精細打磨。啟動調試前期,他們按照西北網調的相關要求,面對緊迫的時間和復雜的技術挑戰,首次成功開展了線路單相短路故障斷路器拒動風險及重合閘方式校核研究,為選擇重合閘方式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同時,技術人員不畏艱辛,認真細致地對油樣、表計進行檢測分析,在時效內完成檢測任務,為工程的順利啟動守好第一道防線。
現場調試期間,內蒙古電力科學研究院高壓試驗團隊成員間默契配合、出色協作,形成合力,確保了高壓特殊調試項目的圓滿完成。他們扎根現場一個月,精心策劃試驗方案并嚴格執行完成了主變壓器局部放電試驗、HGIS交流耐壓試驗等多項高壓試驗,以嚴謹的試驗態度精確評估設備的絕緣性能,為工程的安全穩定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這支團隊如同工程的守護者,憑借精湛技術和豐富經驗,筑牢了輸變電工程的安全防線。
面臨時間緊迫、任務艱巨的挑戰,內蒙古電力科學研究院的啟動團隊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全身心投入于每一臺設備、每一個向量的精心測量。團隊成員放棄休息,加班加點,與時間賽跑,面對復雜技術難題,發揮專業優勢,細致入微,確保每個環節準確無誤,工程整套啟動調試工作高質量、高效率完成。
在該工程建設和啟動過程中,集團公司各部門、調控公司、通信公司、質監站、電科院、康遠監理、華北電力設計院等相關單位的密切配合,協調聯動,從前期計劃、工程建設、驗收啟動等各環節銜接有序,穩步推進,充分展現了集團公司齊心協力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保障大型風電光伏基地“應并盡并、能并早并”的卓越執行力。
風光無限,綠潮涌動。集團公司立足助力“五大任務”見行見效,搶抓新能源快速發展的歷史機遇,緊抓快干推進新能源配套并網消納、外送輸變電工程建設,努力讓新能源電量發得更多、送得更遠、用得更好,全力以赴讓綠的底色更加鮮明,為自治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