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賦能風光革新,融合驅動海上轉型——數智風電光伏專題論壇成功舉辦
3月19日,數智風電光伏專題論壇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召開,論壇由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主辦,是2025(第四屆)電力建設數智化大會分論壇之一。本論壇以“數智賦能風光革新,融合驅動海上轉型”為主題,聚焦海上風電與光伏數智化技術突破、深遠海開發協同創新與國產化信創實踐,通過政策解讀、技術攻堅與場景化應用探討,共繪新能源產業智能化、規模化發展新圖景。論壇由國家能源集團龍源(北京)新能源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紅有主持,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總經濟師王彥文、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廖毅發表致辭。
王彥文指出,隨著國內外對清潔能源的需求不斷增長,尤其是在“雙碳”目標的推動下,我國能源低碳轉型步伐持續加快。當前新能源產業正加速從規模擴張向質量效益轉型,AI技術優化、數字孿生管理等創新實踐推動能源生態重構,但風光資源波動性、跨區域協同調度等挑戰仍需行業協同突破。他強調,要聚焦關鍵技術攻關、智能技術規模化應用與數據標準體系構建三大方向發力,融合數字技術與電力技術,推動新能源全面構網,助力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為我國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注入數智動能。
華南理工大學風電控制與并網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主任楊蘋,德京集團常務副總經理陳閩新,山東電力工程咨詢院海洋工程事業部副總經理張曉斐,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智慧事業聯席會副總經理陳大江,中國能建廣東院數字工程研究院平臺研發部副部長譚任深,中國電建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數字與智慧工程院總工程師武佩佩,國電象山海上風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金超,新中大研究院資深研究員王壽東,中國能建廣東院發電公司電控部副主任張文鋆,龍源(北京)新能源工程設計研究院首席工程師周全智等專家發表主題演講。
本次論壇深度探討了海上風電儲能盈利關鍵技術、漂浮式風漁融合平臺“國能共享號”創新方案、全生命周期智慧海上風電場管理平臺等前沿成果,展示了廣東省海上風電大數據中心數據賦能實踐、德京集團“全鏈條施工+數智化賦能”海工能力以及國產化信創技術在新能源領域的落地路徑。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通過技術創新與產業協同,海上風電與光伏將加速向深遠海、智能化、多業態融合方向邁進,為新型電力系統構建與“雙碳”目標實現提供核心支撐。
來自電力建設領域的專家、企業領導等200余人參加了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