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華電宜川林光互補光伏容量并網
近日,隨著最后一組光伏組件完成并網調試,由山東電建一公司承建的華電宜川100兆瓦林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成功全容量并網,為陜西省綠色低碳發展注入新動力。
作為陜西省“十四五”能源結構調整重點工程,該項目采用“光伏+林業”復合開發模式,通過板上發電、板下育林、林間經濟的立體開發,以創新設計的支架技術、智能化電氣系統及地質災害防控體系,打造出了黃土高原生態保護與清潔能源開發協同發展的新范式。
自開工以來,項目團隊科學管理,創新“日調度、周復盤、月攻堅”機制,針對復雜地形地況,創新采用柔性與固定支架協同布局策略應對,較傳統固定支架減少樁基用量50%,最大限度保留原生地貌。針對光伏區Ⅱ-Ⅲ級濕陷性黃土的復雜地質條件,項目創新采用“灌注樁+PHC固定樁”組合基礎形式,同時基于現場試樁數據動態優化樁體參數,顯著提升了基礎抗傾覆系數與豎向承載性能,以創新驅動項目高質高效履約。
項目全容量并網后,25年運營期間預計輸出電量年均高達14965.93萬千瓦時,相當于每年節約標準煤4.5萬噸,減排CO?12.4萬噸,其環保效益等同于建設6800畝闊葉林生態修復工程,真正實現了碳減排與產業升級雙輪驅動。
該項目的成功并網,標志著在黃土高原溝壑區實現“生態修復-能源轉型-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閉環突破,為生態脆弱區綜合治理樹立了創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