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一號”二期項目全面建成投產
“深海一號”成我國海上產量最高深水氣田
南海鶯瓊盆地千米海底,閥門打開,A11H井氣流噴涌。6月25日,中國海油宣布,隨著東區最后一口井開井生產,我國首個深水高壓氣田陵水25-1即“深海一號”二期項目(以下簡稱二期)全面建成投產。
二期投產后,整個“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高峰天然氣年產量由“深海一號”一期項目(以下簡稱一期)的30億立方米提升至45億立方米,一躍成為我國海上產量最高深水氣田。滾滾氣流由海登陸輸往粵港瓊,再接入全國管網,有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從一期到二期,中國海油歷時11年攻堅突破。
二期埋藏于水深近1000米、海床以下4000多米的地層深處,地層高壓且高溫,開發難度屬世界級。經反復研究論證,中國海油在業內首創“水下生產系統+淺水導管架平臺+深水半潛式平臺遠程操控系統”模式,分南、北、東3個區共部署12口開發井。2024年9月,北區3口井率先投產。
從一期到二期,中國海油“量體裁衣”探索的開發模式經實踐檢驗經濟高效,為業界同類氣田開發提供了方案。比如二期不僅“深淺結合”且“新老結合”——新建平臺與已有的崖城13-1氣田平臺構成“四星連珠”,功能“互助”,滿足二期生產需要的同時有利于崖城13-1氣田產能挖潛。
從一期到二期,中國海油充分發揮深水油氣裝備現代產業鏈鏈長作用,攜手各方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研制系列高精尖裝備。比如鉆完井方面,中國海油探索形成深水優快、深水高壓兩個核心技術體系;工程方面,研制了一大批抗高溫高壓設備,實施了亞洲最長113公里水下超遠距離單管回接作業。
從一期到二期,火熱的深水氣田開發實踐淬煉了一批深水人才,涵蓋管理、科研、技術等各專業及各業務鏈。
借助已有優勢并持續發力,中國海油還將努力推動更多、更復雜的深水氣田開發,進一步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助力海洋強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