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高溫下的堅守 保供電護清涼
連日來,全國多地出現持續性高溫天氣,電網負荷屢創新高。炎炎烈日下,國家電網員工不畏酷暑堅守一線,開展高空作業,巡檢輸電線路,排查設備隱患,全力保障電網安全平穩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用汗水守護百姓清涼。
【中央電視臺】高溫下的堅守 電力人高空“穿針引線”保障夏日清涼
臨近中午,在江蘇蘇州工業園區唯亭街道的一個居民小區附近,供電工作人員正在10多米高的線路旁開展不停電作業。隨著陽光持續照射,絕緣斗內的溫度不斷上升,身披厚實絕緣服的工作人員的臉上汗珠不停地從額頭上流下。盡管如此,手上的操作卻一刻也沒有停。
國網蘇州供電公司不停電作業分公司工作人員 管瀛:“你穿上(絕緣服)太陽一曬,里面跟汗蒸一樣,猛冒熱氣,我跟老師傅上去搭,汗流到眼睛里就只能靠硬扛了。”
“00后”小伙兒管瀛剛參加工作沒幾年,由于經驗尚淺,在目前開展的作業中只能給身旁的老師傅“打下手”。和他搭檔的是“70后”莫建根。在高溫下開展作業,更考驗兩人的默契和專注。
國網蘇州供電公司不停電作業分公司工作人員 莫建根:“看好2號電工,讓他注意每個地方,該碰的與不該碰的都要跟他說好,在上面兩個人都要溝通,必須要默契。”
高空中,兩支雙人小分隊輪流用絕緣材料為帶電導線穿上黃色“防護罩”。大約半個小時后,設備替換前置工作全部完成。當他們回到地面上時,工作服都已經被汗浸得濕透,脫下絕緣手套的一瞬間,汗水灑了滿滿一地。在短暫的休息過后,他們又披掛上陣,完成設備替換后的收尾工作。
市民 楊女士:“開空調的情況下不影響電力使用,不然停電了,檢修大半天會影響我們正常生活。特別感謝他們,特別辛苦。”
【中央電視臺】身披“汗甲”頭頂烈日 高空守護萬家清涼
連日來,湖北多地持續發布高溫預警信號,用電攀升。在武漢街頭,每天都有一百多名配網帶電作業人員,他們穿著被稱為是“汗甲”的絕緣服,頂著烈日炙烤,開展電力維修,保障城市用電。
上午9點,在武漢市江岸區山海關路,電力工人們進行巡檢時發現,這條線路超負荷運行,需要及時進行負荷分流,否則線路可能發生故障,影響周邊居民及商戶用電。電力工人們穿上絕緣服,戴上橡膠手套,登上十多米高的絕緣斗臂車,要在不停電的狀態下分流這條線路的用電負荷。雖然是上午,氣溫已經約有三十七八攝氏度,疊加絕緣服蓄熱效應,電力工人實際體感接近50攝氏度。
國網武漢供電公司配網不停電作業中心不停電作業一班 岳志紅:“斗里面因為空間比較小,蒸汽就一直往上升,就熱得有點受不了。”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高空作業,岳志紅完成施工,從絕緣斗臂車上下到地面。脫下絕緣服的時候,深藍色的工裝已經完全被汗水浸濕。
國網武漢供電公司配網不停電作業中心不停電作業一班 岳志紅:“上去的時候還是喝了一瓶藿香正氣水,但是感覺下來的時候還是頭有點暈,沒勁了。因為這邊是條商業街,就不能停電,我們就還是要堅持給它做下來,武漢的高溫還會持續很久,我們會堅持下去,給居民一片清涼。”
因為持續高溫,帶電搶修的任務量較平時翻倍增長,一次作業常常需要在烈日下持續暴曬1至2個小時,這是對電力工人的業務水準、身體素質以及意志力的三重考驗。
國網武漢供電公司配網不停電作業中心不停電作業一班班長 傅梓豪:“我所在的帶電一班共有6個小組,上周高溫期間我們班組就開展了100余筆帶電作業,每個小組每天要完成4筆左右帶電作業。”
稍稍休息和補水后,電力工人們隨即準備趕往下一個作業點。為最大限度減少停電對企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的影響,目前,在武漢共有147名配網帶電作業人員每天堅守一線,守護著千家萬戶的夏日清涼。
【中央電視臺】高溫天氣 應對“烤”驗保障民生
隨著副熱帶高壓和大陸高壓打通連成一片,我國高溫天氣愈演愈烈,數據監測顯示,全國多地的氣溫打破了同期最高氣溫紀錄,中央氣象臺7月16日繼續發布高溫橙色預警。
連日來,山東多地出現持續高溫天氣,持續的高溫讓青島平度市電力負荷持續增加。平度供電部門利用多種技術手段加強設備巡檢維護,排查處理設備隱患,保障當地2萬余戶企業居民正常用電。
國網山東青島平度市供電公司帶電作業班現場負責人 張雙濤:“高溫天氣下,變壓器、斷路器等設備負荷大,部分線路出現老化,必須加強巡查。我們24小時值班,隨時應對突發狀況。”
【中央電視臺】服務驛站送“清涼”
近期全國多地持續高溫,各地紛紛開設服務驛站,為戶外工作者提供貼心的服務。
在湖北孝感,277個愛心驛站成為環衛工人、快遞員等戶外工作者的清涼港灣。這些驛站除了部分由市總工會運營,其余均由電力、銀行等愛心企業,利用現有服務站點改造,不僅提供空調、冷飲和各種防暑物資,還有志愿者提供服務。從簡單的歇腳點變成能量補給站。
環衛工 劉正清:“有了愛心驛站,我們喝著冰水、綠豆湯,真是舒服。”
【新華社】高溫下的勞動者|高空帶電搶修
近日,河南多地發布高溫紅色預警,多個地區最高氣溫達40℃以上。7月15日,鄭州電網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越是天氣情況惡劣,供電設備和線路越容易出現故障隱患,為保障用電,國網河南鄭州供電公司“雷鋒號”電力搶修隊時刻待命。
在河南省鄭州西三環鄭灣路交叉口搶修現場,趙君臣所在的“雷鋒號”電力搶修隊的隊員們正熟練地進行各項準備工作。
高溫使得絕緣手套與服裝成為“蒸籠”,牛皮手套讓手指活動變得笨拙。30分鐘的搶修工作,是對體能與技術的雙重考驗。趙君臣說,每天中午搶修作業的時候,感覺身體堅持不住的時候,全靠意志力在支撐。他們的服務宗旨就是“讓用戶能用上電、用好電、少停電”。
用電高峰期間,像這樣的帶電搶修保障作業,他們每天要完成10個左右。據了解,趙君臣所在的“雷鋒號”電力搶修隊自2002年成立以來,已累計開展20000余次搶修任務。他們用汗水兌現著“不停電”的承諾。
【新華社】高溫下的堅守:電力巡檢為京廣高鐵“保電護航”
連日來,我國多地高溫天氣持續,用電負荷不斷攀升。“南北大動脈”京廣高鐵供電線路的穩定運行,關乎暑期萬千游客的出行安全,也牽動著沿線電力人的心。
15日早晨7點,國網湖北孝感供電公司輸電運檢分公司輸電運檢二班班長楊軍和新同事嚴永強,出發前往孝感市孝昌縣筆架山區域,巡檢京廣高鐵石武段供電線路。
8點20分,他們抵達海拔680米高的筆架山山腳。剛鉆出工程車,熱浪便裹挾著暑氣撲面而來。當天湖北省氣象臺發布的高溫橙色省級預警顯示,孝感北部局部最高氣溫可達37℃至39℃。
筆架山地處大別山南麓,山路蜿蜒、植被茂密,鐵塔大多建在斜坡上。他們的任務并不輕松,既要巡檢線路通道內的樹障、飄掛物和山火隱患,還得徒步鉆密林,排查山體滑坡、沉降導致的塔基損傷等隱患。
車輛到達指定位置,眼前的山路長滿了野草。兩人下車扎好領口、褲腿后,步行前往兩公里外的71號鐵塔。巡線的山路原是農戶放牛的便道,隨著鄉村發展,農戶上山越來越少。路能留存,全因巡線人員還在走這條路。
“夏季常有雷陣雨,巡檢塔基要先查看四周環境,確保安全后再下到塔基檢查裂縫或沉降。”置身滿是雜草、藤蔓和碎石的山林之中,有著30多年巡線經驗的楊軍邊走邊向嚴永強傳授經驗。
登上山頂的一處開闊地,兩人操作無人機對線路開展精細化巡檢。他們緊盯遙控器屏幕,仔細排查絕緣子串、線夾等關鍵部位。
“以前沿著線路邊走邊測溫,要忙活好幾個小時,現在用無人機10分鐘就全部完成,還查得更細。”看著年輕同事熟練操作無人機,楊軍欣慰地笑了。從無人機傳回的畫面看,這段線路運行平穩。
正午時分,山里像個大蒸籠。兩人的深藍色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脖頸和臉頰被曬得通紅,卻絲毫沒放慢腳步。“這條輸電線路關乎京廣高鐵的運行安全。咱多流點汗、查仔細些,旅客出行更有保障。”楊軍說。
黃昏時分,巡檢任務結束,筆架山綿延起伏的山脈鍍上了一層金邊。返程路上,楊軍和嚴永強已在盤算,第二天一早,他們要趕往大悟山區,去守護風電送出通道的運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