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高溫“烤”驗 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筑牢保供防線
7月1日至15日,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高峰開機臺數達108臺,累計發電量超170億千瓦時。電站高峰出力超6500萬千瓦,單日最大調峰量達3081.2萬千瓦,為華中、華東及川、渝、滇、粵等受電區域持續注入綠色動能,有效緩解持續高溫帶來的用電需求攀升局面。
7月以來,全國多地氣溫持續攀升,用電負荷持續走高。據國家能源局消息,7月16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首次突破15億千瓦,這是繼7月4日首創新高的14.65億千瓦、7月7日又創新高的14.67億千瓦后,再次刷新歷史紀錄。其中湖北、安徽、河南和江蘇等省市用電負荷多次突破歷史新高。
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在防洪安全基礎上,發揮能源保供“壓艙石”“頂梁柱”作用。自7月1日至11日,這條綠色走廊連續單日發電量突破11億千瓦時,日均發電量達11.78億千瓦時,均創歷史同期新高。
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由長江干流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和葛洲壩六座大型電站構成,總裝機容量達7169.5萬千瓦,年均發電量約3000億千瓦時。作為綠色走廊的運營管理者,三峽集團長江電力在水利部長江委、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的指導和支持下,在集團的統一部署下,精益運營管理好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密切監測水雨情變化,不斷優化梯級水庫調度策略,發揮大國重器綜合效益,為保障長江安瀾和國家能源安全貢獻三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