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125座水庫防洪功能全面恢復
近日,海口市除險加固及災后恢復重建項目實現里程碑節點——鳳潭水庫下閘蓄水,標志著項目125座水庫防洪功能全面恢復,取得臺風災后水利修復攻堅戰重大成果。
鳳潭水庫修建于1958年,作為演洲河流域最大調節水庫,承擔著灌溉、防洪、供水、養殖等多重綜合功能,是保障區域民生與生態安全的關鍵水利設施。由于運行年限久遠和臺風破壞,水庫逐漸出現溢洪道開裂、大壩滲漏、設施老化等病害,成為海口市125座水庫中施工難度最大、任務最繁重的重點工程。
面對這一關乎民生的“急難險重”任務,建設團隊直面工期緊、高溫酷暑等多重挑戰。通過超前制定施工計劃、動態優化技術方案、加大人員設備投入、強化全過程質量管控等舉措,僅用47天就高效完成溢洪道重建、大壩防滲加固、設備更新等核心工程任務,全面提升了水庫的安全運行標準和流域調節能力。
除鳳潭水庫外,其余水毀水庫已完成修復工作。鳳潭水庫的成功修復筑牢了海口市汛期防洪安全防線,有力推動地方經濟建設,為提升海南自貿區基礎設施保障水平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