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據求真”筑牢ESG基石
——2025第二屆電力建設可持續發展會議在京開幕,聚焦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10月21日,以“匯生態之力 筑零碳之基”為主題的第二屆電力建設可持續發展(ESG)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會議由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主辦,明確了以可信數據鏈為核心,對電力工程項目進行全生命周期ESG表現與風險管理的行業新方向。在這一具有開創性的體系構建中,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正積極發揮行業引領與樞紐作用,致力于推動ESG評價從理念倡導走向扎實落地。
會議指出,當前ESG實踐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在于數據的真實性與可靠性。“紙面合規”和“選擇性披露”無法真正驅動行業進步。為此,必須將ESG管理的重心下沉到每一個具體的工程項目,并從規劃設計、施工建設到運營維護的全過程中,嵌入以“數據求真”為基石的精細化評價體系。
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在此進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協會正協同各方,牽頭探索構建一套貫穿項目始終的ESG數據采集、核驗與評價機制。該機制的核心在于,通過引入第三方獨立鑒證、行業專家深度審查以及現場實地質詢,三位一體地構建起一條封閉、可追溯的可信數據鏈。
這意味著,一個項目的碳減排量不再是簡單的理論計算,而需要經過核查機構對能耗數據的嚴格認證;其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的有效性,不僅依賴于報告描述,更需接受生態專家的現場評估;對社區影響的正面評價,也必須建立在與當地居民進行結構化訪談和證據交叉驗證的基礎之上。這套方法旨在從根本上杜絕“漂綠”空間,保障評價結果經得起事實與時間的檢驗。
與會代表一致認為,由中國電力建設企業協會主導推動的這項工作是一項開創性的探索。它不僅是評價方法的革新,更是行業治理模式的升級。通過為工程項目裝上“ESG數據可信引擎”,將引導資本流向真正具備可持續發展價值的項目,激勵企業沉下心來提升內在的ESG管理能力,最終推動中國電力建設行業在綠色轉型的道路上行穩致遠,為全球能源治理貢獻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